第1卷 第153章 晏昭

33% / 153/463

楚若倒吸口涼氣。

企圖看得再清楚些,可那人的臉上罩著銀,車外亮也隨馬車離開而湮滅下來。

盡量保持平靜:“你到底是什麼人?”

去晏家窺視文景、還有著和晏錚一樣的眼睛……

一個念頭盤旋在心口,卻又怎麼都不敢相信。

那人冷哼一聲,楚若蘭忽然劇烈掙扎起來。

“唔、唔!”

那人目一冷刀鋒,楚若忙道:“別傷!”

定睛瞧去,這才發現楚若蘭的雪紡衫子上一片深紅,好像是那人右手臂上淌下來的。

“你傷了?”

那人尚未答話,馬車忽然猛向前傾。

他一個不察往后去,楚若眼疾手快拉過楚若蘭!

砰!

后背重重撞上車門,那人口中發出低沉的悶哼。

外面的馬夫驚恐問道:“二位姑娘可是誰傷著了?”

楚若蘭張口要求救,楚若捂住道:“沒有,外面出什麼事了嗎?”

“哦,不知誰人捉弄,剛朝著路上扔了一塊磚頭,還好勒馬及時才沒翻車,驚擾主子了!”

扔磚頭?

心頭一開窗簾。

唰得聲,那人手中利刃又抵在心口。

楚若視若無睹往外瞧去,南大街上早已空無一人,只有兩邊飯莊二樓的窗戶大敞著,月照進去還折出寒……

這是有人在里面埋伏,標靶估計就是眼前這人!

心中有了數,揚聲對車夫道:“既然沒事,就快回國公府吧,三妹妹今日穿得單薄,已有些不住夜寒了。”

邊說邊給楚若蘭使眼

楚若蘭瞪大眼睛滿是不解,憑什麼要給這人打掩護?

奈何這位大姐姐平日積威太甚,一記眼風掃來下意識開口道:“是啊冷都冷死了,你作還不快些,真要把本姑娘凍出好歹,可別怪我把賬全算在你頭上!”

這三姑娘驕縱任可不好惹,車夫一聽趕催馬。

而飯莊二樓中的人也松下眉頭。

車里原來是國公府家的一對姐妹……

他們京是為尋人,可不想把靜鬧大了。

于是收刀合窗。

楚若卸了口氣,放下窗簾靜靜看向那人道:“他們要找的人是你吧?”

對方大驚:“你怎麼知道?”

楚若不答,淡淡一笑:“方才五城兵馬司的大人說,京里有南蠻細作潛,既不是你,那應該就是他們了?”

那人目中由驚轉震,又由震轉駭,最后全是凜然警惕之意。

他盯片刻,冷笑了聲:“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你果然跟晏三一個德行!”

楚若眉梢輕挑,卻見他收起刀子威脅:“我是誰你不用管,但今晚的事你敢說出去,我保證你們姐妹倆一起上路!”

言罷趁著下一個拐角猛撲出車,簾風拂,竟是半點也沒驚車夫!

楚若蘭撲到窗邊去,漆黑的夜里,早沒了那人影!

氣呼呼地說道:“大姐姐,走,我們報去!”

楚若掃了眼上的猩紅:“報?那你如何解釋這上的跡。”

“就如實說啊!是他——”

話聲一止,楚若蘭突然反應過來要真說了,那不是得將他捂了、掐住脖子的事兒全代了?

還沒嫁人呢,有這這麼一遭,閨譽可怎麼辦?

“這混賬貨,下次見到他我非殺了他不可!”

楚若蘭跺腳罵了幾句,楚若向窗外陷深思。

此人與晏家有千萬縷的聯系,又在被南蠻人追殺,難道說……

回到國公府。

小江氏和二房柳氏早在門口翹首張

看見們馬車立刻迎上前:“可算回來了,京中出了大事,你們沒遇上什麼吧?”

楚若蘭勉強笑了笑:“沒呢,能遇上什麼事兒啊!”扭頭向楚若的眼神充滿欽佩。

這大姐姐真是神了,剛回來路上非要讓裳,害怕著涼還不愿呢,結果這剛到門口就撞上母親們了!

楚若心不在焉地點了點頭。

用膝蓋想想也知道,這邊疆打仗、京城戒嚴,還有南蠻細作混了進來……

以小江氏對兒的看重,不著急等在門口才怪!

柳氏道:“好了嫂嫂,這縣主和三姑娘奔波一日也該累了,還是先進府吧!”

小江氏拍額道:“對,先進屋吧!月桃,讓門房今晚開始再加派四個、不,加派八個人手,流值夜看著大門,角門、側門先全都封死了,等過了這陣子再說!”

“是,夫人!”

眾人都紛紛稱贊小江氏考慮周到,只有楚若抬手眉心。

這把各個門都堵死了,這些天想溜出去找晏錚,可如何是好?

不過眼下也顧不上這個,回到菩提院,立刻讓周嬤嬤去把楚忠請來。

好在這幾天楚忠不好,沒跟著楚淮山出去,進來后問道:“大姑娘有什麼吩咐?”

楚若斟酌著道:“你還記得那晚你給我報的信嗎?就晏家出事的消息……”

楚忠點頭,又道:“你再同我細說一遍。”

楚忠一愕,但還是如實說了一遍:“晏家軍在函谷關遇襲,大將軍夫婦和四位公子戰死當場,只有三公子僥幸逃……”

“那四位公子的死法如何?”

這話一出屋子里一片死寂。

周嬤嬤等人均不解為何要問這麼慘烈的事

楚忠猶豫了下道:“這……世子晏荀被挑了腦袋,二郎晏城遭萬箭穿心,五郎晏衡被馬蹄泥,最小的六公子晏昭沒瀾滄江……”

“晏昭?”楚若眼底倏地閃過亮,“他的尸首并沒有找到?”

楚忠憾嘆氣:“是,瀾滄江何等兇險,別說我們,就是南蠻人也不敢輕易下去……而且不止六公子,世子和二郎、五郎的尸首均未找到,想必都在南蠻人手里……”

楚若了然點頭:“不知父親書房里可有關于此戰的塘報?”

楚忠想了想:“事涉晏家,國公爺好像謄抄了兩份。”

“那就麻煩楚忠大哥取一份給我瞧瞧!”

不一會兒塘報就到了手中。

大夏的塘報有個習慣,會在篇幅末詳細記下戰死的將領……

而那染了的文書末,果然清楚記載著——

晏家六子晏昭,時任左路先鋒,年十六,卒于瀾滄江,尸骨無存。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