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擺在喜床中央的白絹帕,不知何時飄掛至屏風上。
阮今禾瞥見后,有些局促:“去面見母后,要把落紅帕帶上吧?”
殷珩勾起角:“孤若是能帶著帕子回到兩年前,那你帶上也無妨。”
阮今禾:“……”
原本是想趁著天黑無人看見,涂點朱砂上做樣子。誰知昨夜房鬧到現在,寢殿侍都看見了,再點上就此地無銀三百兩了。
他讓蘭香把帕子收起來:“孤珍藏了。”
.
阮今禾行至坤寧宮門前時,深呼吸,在心底自己加油打氣。
原本太子陪同在旁,但半路上被陛下召去書房會見親王,只能留一人奔赴。
這是第二回來坤寧宮。
上次一心想著要離開,不愿與宮里人扯上任何瓜葛,也就無畏紛爭。可如今是太子妃了,勢必要卷斗爭,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穿過兩道回廊,抵達坤寧宮正殿。
殿外站著數名面無表的宮人,殿被打掃得一塵不染,若非從里頭傳來閑談聲,都該以為自己走錯了地方。
鄧王妃眉頭皺起:“皇嫂怎會想不開,竟讓商做太子妃,此事傳遍京城,為世家茶余飯后的笑料了。”
魏王妃好奇側目:“什麼樣的商,竟能讓對事淡漠的侄兒心。”
“呵呵。”冷笑一聲,譏諷道:“昨日舉行儀式時我離得近,從面紗下看清幾分真容。生得花容月貌,珩兒年輕氣盛,遇到人會把持不住,可皇嫂怎能仍由他胡來。”
皇后嘆口氣:“太子有自己的想法,本宮與陛下都阻攔過,未起作用,只能順他心意。”
“他連陛下的話都不聽了?”魏王妃有些詫異。
皇后點頭:“父子倆面紅耳赤,為了迎娶太子妃一事竟吵起來了。”
魏王妃震驚:“鬧得這麼大嗎?看樣子珩兒確實很喜歡那子。”
“他向來持重,依我看就是商影響,才會行事乖張,不管教。竟然推掉首輔門第的姻緣,我都替他惋惜。”鄧王妃推了推茶盞。
未曾發言的太后一跺拐杖,敲出重響:“今日聚在一起,是共同見證東宮新婦,不是讓你們在這里嚼舌。”
話音剛落,正廳外停滯許久的阮今禾,才邁開步子往里走。
“太子妃娘娘到。”
廳靜得厲害,所有人視線都落在阮今禾上,大家都很好奇,淡漠的太子,究竟著了什麼魔非要迎娶。
阮今禾頷首,環顧廳一圈。
中央座是頭發花白、面容慈祥的太后,旁邊的是表淡漠的皇后。
除此之外,左右兩排坐了幾位著華貴的的中年婦,正是千里奔赴而來親王妃。
阮今禾福行禮:“新婦見過皇祖母、見過母后,見過各位皇嬸。”
太后笑著點頭:“模樣生得不錯。”
不像皇后揪心,只惦記太子年紀不小,若遲遲不側立太子妃,不給東宮留下繼承人,國朝定不穩當。
不論是哪個子,只要模樣秀麗、康健、名聲順當,就不會反對。
阮今禾聲應和:“謝皇祖母謬贊。”
折枝端著茶盞過來:“新婦敬茶。”
阮今禾接過茶盞,跪在太后的面前,恭敬行禮奉茶:“請皇祖母用茶。”
太后接過輕飲一口,從手腕中摘出通翠綠的玉鐲,遞到的手心。
“今后你與太子要互敬互,夫妻同心,做好他的賢助,將東宮事宜打理妥帖。”
“多謝祖母教誨,新婦謹記。”
阮今禾寵若驚接下,沒想到太后對不抱敵意。
“母后可真偏心,那鐲子是先帝開國得來的寶貝,孝兒婚時也不見外傳。如今倒舍得給商了。”鄧王妃不爽嘀咕著。
“嫂嫂說兩句,孝兒與珩兒份有天壤之別,他的新婦又怎可繼承開國之鐲。”魏王妃滿臉警惕。
鄧王妃冷哼:“孝兒新婦是世家貴、名門之后。比份微賤商,有過之而無不及。”
魏王妃嘆口氣,沒有回應。
阮今禾轉向皇后。
正要接過第二杯茶時,卻見折枝將原有的溫熱茶盞更換,沏出一杯水泡尚在翻滾的茶飲,繼而朝阮今禾手示意。
眼可見的水汽彌散,如此洶涌蒸騰,可想而知杯會有多燙。
深吸一口氣,早預料皇后會刻意刁難,但既然了宮,遲早要應對。著頭皮用指節腹抓取杯邊緣,最大程度減疼痛程度。
只不過,依舊燙得忍不住抖。
低下頭去:“母后請用茶。”
皇后冷眸看,遲遲未接。
阮今禾手抖得越發厲害,杯中茶水晃出聲,似有濺出之勢。
一旁鄧王妃率先出聲:“給婆母奉茶抖不止,有失禮儀,真是丟人現眼。”
阮今禾不卑不:“新婦不通敬茶禮儀,日后定勤加練習,做到讓婆母滿意為止。新婦雖鄙,卻也知曉敬茶規矩,婆母未開口前,宗親不可評議。”
鄧王妃一拍扶手,怒斥道:“大膽!你竟敢暗諷本宮。”
“新婦就事論事,不敢與皇嬸相爭。”
“你!”
“鄧氏。”太后冷眼看去,慢條斯理道:“新婦是東宮太子妃,亦是恒楚未來皇后。你評議不通禮儀,提醒你要守規矩,有何不可?這是坤寧宮,不是你的親王府!”
鄧王妃憋紅了臉,冒了句:“臣妾失儀,請母后恕罪。”
皇后見形勢有變,接過茶抿一口,讓宮人送了串南珠項鏈:“既已嫁東宮,便要與太子同氣連枝,謹慎言行,不要拖他后,不要為非作歹,行坑害東宮之事。”
這番言語極為犀利,不像是叮囑兒媳,倒像是應對誤東宮的間諜。
阮今禾接過:“謹遵母后教誨。”
不想惹是生非,讓后跟隨的蘭香,將東宮備好的禮品分發掉。除了宮里常見珍寶補品外,額外添了瓶香水。
魏王妃拿起琉璃瓶:“這是何?”
“此名喚香水,噴灑留有余香,可延三日不斷。您手里這瓶乃是橙香,有安神怡心、平復心境的功效。”
“這麼神奇?”魏王妃剛要擰開琉璃瓶,卻被旁鄧王妃按住手背。
面嫌棄:“上不得臺面的香,別擰開熏到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