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不好惹

60.9% / 137/225

長樂宮

薨了一位親王,除夕宴沒有舞樂,一切從簡,老皇帝還是給了柳家一些面。

沒有歌舞樂曲,長樂宮氣氛卻歡快,宗親們推杯換盞,皇子公主宮妃們談笑風生。

老皇帝端坐龍椅之上,凌玄禮被特許坐在了老皇帝下手位。

老皇帝端起酒杯,朝凌玄禮道。

“大虞使臣能在雍國同慶新年,是緣分也是造化,這杯酒敬遠在千里之外的大虞皇帝,凌大人返回上京之后,向大虞皇帝轉達朕的崇敬之意。”

凌玄禮起客氣道:“下一定轉達,我大虞乃禮儀之邦,向來是別人敬我一分,我還三分。”

兩人一起朝大虞上京方向舉了舉杯。

老皇帝嘆了一口氣,猶豫半晌說道。

“凌大人小住都城,相信坊間有些關于皇家傳聞……”

凌玄禮聽到的傳聞可太多了,尤其是關于太子沈星馳的,父子兩個都是德行悖逆昏庸無能之輩,傳出來的宮闈辛有悖人倫。

他聽了都覺污了耳朵。

要不是答應年后折返,有公務在,又想看看溫若初在這里適不適應。

他早離開這片腌臜地。

凌玄禮子直,卻深知自己一言一行代表大虞。

清楚老皇帝的難堪,是想讓他閉,維護雍國皇室名聲。實際上這邊烏七八糟的事,他也懶得學舌。

凌玄禮把老皇帝的話接了過去。

“于公,大虞和雍國簽訂友好合約,是友好同盟國,于公,我大虞若初公主已嫁貴國榮王殿下為妻,是為一家,另外守正和榮王殿下若初公主也有些私,說句托大的話,也算是一家了,家里的事,守正萬不會外揚。”

老皇帝滿意地笑了兩聲,抬眼看向沈驚瀾,沈驚瀾。

“老九。”

眾人私語吃酒聲暫停,紛紛看向位置相對靠后的沈驚瀾。

沈驚瀾站起:“父皇。”

“朕聽張炳軍說你在禮部做得不錯,朕心甚。”

“是張大人抬了,能盡些綿薄之力,是兒臣的榮幸。”

“之前給你一個七品主簿職位,朕也是為考驗你心,到底是和親王份不符,禮部侍郎還有個缺,年后過了十五你就去頂上吧。”

“是。”

禮部侍郎正四品職,從七品到正四品不到一個月時間,看著像是飛速提升,可還是一個閑職。

說白了就是拿沈驚瀾賣了大虞一個面子。

包括沈驚瀾自己,在場眾人誰都能看出來這里面的門道,嘆到底是親兒子濃于水,卻也不以為意。

沈驚瀾的職位飛升,并未引起太大水花。

溫若初起走到沈驚瀾邊,對老皇帝斂衽行禮。

“請父皇饒恕兒臣不孝之罪。”

老皇帝微訝,瞄了一眼凌玄禮,看向溫若初,一臉慈道。

“傻孩子,有話好好說,大過年的,你何罪之有。”

沈驚瀾眉頭蹙起,眼底閃過詫異,搖搖頭,示意不要多生事端。

溫若初有自己的考量。

老皇帝對沈驚瀾和,在有凌玄禮在場,和沒有凌玄禮在場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老皇帝不是畏懼凌玄禮,而是畏懼凌玄禮代表的大虞。

老皇帝怕不是忘記了,是大虞公主,也是大虞特使,在職上比凌玄禮還要高半頭。

是嫁了沈驚瀾為妻不假,可有封地,有隨時返回大虞的權利,更可以和大虞皇直接書信往來。

是嫁到雍國,又不是賣到雍國。

得讓老皇帝重新認識一下

溫若初對朝沈驚瀾眨了眨眼睛,讓沈驚瀾別說話,影響發揮。

愁眉不展地看向老皇帝。

“兒臣聽的公公說,上次兒臣孝敬的兩株雪蓮用完了,想著再向兒臣的外祖姑母討要兩只孝敬給父皇。”

“七日前給外祖姑母捎去書信,外祖姑母也回信答應幫兒臣采摘兩只新鮮的,誰曾想今一大早傳來消息,大虞圣山接連下了幾日暴雪,派了幾波人進山都有去無回。”

“原打算作為新年賀禮送給父皇的雪蓮……”

惋惜地嘆了一口氣。

“求父皇恕罪。”

眾人面一凜,心里盤算,七日前送信,又收到回信,今早又收到消息……

大虞上京距離雍國都城近兩千公里,往來通信說十天半月,這七天就來回這麼多次,還是和大虞皇單線聯系,消息暢通。

也就是說,溫若初想從大虞調來點什麼三日左右就能到達都城。

老皇帝搐兩下,威脅里帶著孝順,孝順里帶著威脅,琢磨不威脅更多一些,還是孝順更多一些。

“老九媳婦費心了,那雪蓮既是如此珍貴之,朕不好奪,因朕傷了大虞子民命,朕誠惶恐。”

溫若初又謙讓幾句,老皇帝說什麼都不要雪蓮了。

溫若初和沈驚瀾坐回位置。

沈驚瀾湊近溫若初,低聲道。

“我們兩個人就可以的,搬出你外祖姑母就不怕把他們嚇到?”

溫若初順著沈驚瀾的話調侃。

“直接把他們嚇死,咱們倆就省事了。”

兩人相視一笑。

溫若初七日前的確是給皇寫過書信,不過信的容不是為了老登向皇討要雪蓮,而是詢問狀況。

書中皇活不過開春,雖說解決了上邊也有胡庸照顧,可溫若初還是惦記。

沒過幾日皇回信,子無礙,還問了這邊進展。

一寄一回,字里行間和雪蓮半點關系沒有。

溫若初有些無聊,吃茶水和點心,偶爾和邊勛貴眷說上兩句話。

依舊是自己帶了茶水點心,點心樣式和宮宴上的點心外觀上看起來差不多。

“九弟,九弟妹。”

四皇子妃張氏,從溫若初背后繞了過來。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