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125章 不小心聽到的秘密

19.7% / 125/633
廣告

姜歲歡腦海中生出一個大膽的猜測,西爵給耍了。

書是假,被抓現行才是目的。

真他娘的!

避免被人當場抓包,姜歲歡縱躍到書房的橫梁上。

這個角度下去,不但將書房環境一覽無余,還能很好的將自己藏起來。

剛剛躲好,書房的門就開了,從外面走進來兩個人。

前者是方才見過一面的榮親王,尾隨在榮親王后的,是西爵提過一的周文海。

二人一前一后進了書房,避免隔墻有耳,榮親王一臉警惕地向外張

確定附近沒有閑雜人等,才將書房大門關上。

看到這一幕的姜歲歡心中生疑。

今天是榮親王的生辰,他不在外面招待客人,與周文海神神的躲進書房做什麼?

姜歲歡對周文海的名字并不陌生。

從目前獲得的消息得知,周文海的妹妹周貴妃在后宮之中極為寵。

雖沒坐上皇后的位置,卻全力掌管著宮中的務。

而周文海的職務是戶部尚書,朝廷正三品。

有他妹妹在宮中照應,周家在京中的地位可見一斑。

掩好房門,榮親王瞪向周文海,“你是不是瘋了,今日可是我的壽辰,你是嫌我命太長,故意來王府給我添堵,連這種喪心病狂的話都敢說出口,若陛下知曉,我還有命可活?”

周文海笑得一臉淡定坦然,“陛下抱恙已有月余,能不能活著過完這個年都是未必,你怕他作甚?”

“噓噓噓!”

榮親王沖周文海做了一個噤聲的手勢。

“仔細隔墻有耳,被人聽去報與陛下,我的小命可就沒了。”

周文海在榮親王肩上輕拍兩掌。

“王爺,你我三十幾載,掉腦袋的事,我會著你去做麼?”

“宮中昨日傳出消息,陛下已經連著數日沒有進食,如無意外,駕崩就是年前年后這幾天的事。”

“眼下這個節骨眼,立儲的旨意遲遲不下,被定為太子的秦淮景,京到現在,連陛下的面都沒見過。”

“你可知道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在陛下心中,并不看好這個人選。”

“放眼京城,唯一能與秦淮景爭一爭的,只有貴府的世子秦沐澤。”

“王爺,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

“只要你點頭,明日早朝,我會與一眾同僚聯名舉薦,讓世子也爭一爭這儲君的位置。”

榮親王嚇得一屁跌坐在椅子上。

思忖片刻,他連連擺手。

“不行,絕對不行。我家那兔崽子今年只有十四歲,是個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絕頂廢。”

“整日不學無,連完整的詩句都背不出來。”

“這樣的混不吝,讓他去爭儲君的位置,與送他歸西有何區別?”

廣告

想到自己那不的兒子,榮親王火氣噌噌往上冒。

他膝下只有秦朝朝和秦沐澤兩個孩子。

兒早已惡名在外,是京城出了名的魔頭。

兒子更是讓他一言難盡,小小年紀不學好,整日只知道招貓逗狗給他惹禍。

周文海倒了一杯熱茶給榮親王驚。

“王爺,你怎麼糊涂了,也不看看現在是什麼局勢,哪里還容咱們多想。”

“陛下抱恙在床這麼久,不面,不上朝,整日躲在他那景宮。”

“只有長公主和祈郡王隔三差五會被召見,其他人,連貴妃娘娘見他一面都難如登天。”

“就在昨天,昭公主已經離開了護國寺。”

“我也是近日才知道,秦淮景背后的支持者是昭公主。”

“昭想把秦淮景培養傀儡皇帝,好在幕后控朝廷大局。”

“陛下遲遲不下立儲的旨意,就是不想讓昭為最后的贏家。”

“這個時候如果有人能打破這個局面,你猜陛下最后會選擇誰?”

“王爺,別忘了,你才是陛下一母同胞的親弟弟。”

“秦淮景那早死的爹,活著的時候,連給陛下提鞋都不配。”

秦淮景的爹雖然也是陛下的弟弟,兩人卻不是同母所生,親方面自然也就隔了一層。

榮親王若有所思地看著周文海。

“記得朝廷初議皇儲人選時,你是支持秦淮景的。”

周文海冷哼,“可惜秦淮景背后的那個人是昭,大晉朝怎麼能容許一個子掌權?”

“如果必須推一個人上位,我寧愿被推的是榮王府世子,秦沐澤。”

與周文海有同樣想法的大臣不在數,很多人都不希皇權落在昭手中。

才讓周文海來做說客,慫恿榮親王替他兒子去爭一爭那個位置。

沉思片刻,榮親王果斷拒絕。

“不行,皇兄待我向來親厚,我不能在這個時候背刺于他。”

“如果皇兄屬意我家沐澤,早就擬下立儲旨意。”

“既然皇兄沒有擬這道旨,就說明沐澤并不得皇兄待見。”

“何況以沐澤的資質,也擔不起那份重任。”

“我雖然不喜那個蠢才,也沒想過把他推出去為眾矢之的。”

周文海冷子說了一句,“王爺是不是忘了當年的初衷,你要踏平南楚,為沐炎報仇。”

聽到沐炎這個名字,榮親王臉上的表果然變了。

秦淮炎,他最為得意的嫡長子,可惜四年前慘死于南楚的鐵蹄下。

周文海繼續在他耳邊游說:“昭公主是出了名的主和派,你仔細想想,白玄冥當初為什麼會死?”

姜歲歡原本聽得都要打瞌睡了。

白玄冥的名字被周文海說出來時,耳朵瞬間豎了起來。

廣告

只聽周文海說:“只要昭掌了權,所有主戰派的下場,都會與白玄冥一樣,不但死得不明不白,還會在死后被潑一盆臟水。”

“不極力爭取到那個位置,王爺為兒子報仇的愿恐怕會為一場空。”

榮親王陷兩難境地。

他已經失去一個兒子,不能再把僅剩的兒子推出去送死。

可踏平南楚,為長子報仇,又是他多年以來最大的心愿。

外面傳來管家的敲門聲,“王爺,賓客們已經到齊了,等著您去宣布開席。”

榮親王起對周文海說:“這件事容后再議,先去前廳用膳吧。”

兩人前腳剛走,姜歲歡也從房梁上一躍而下。

來的道德經塞進袋,悄無聲息地離開了書房。

廣告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