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119章 本以為皇帝會好脾氣地哄著她

24.7% / 119/482
廣告

因為冊立新后的事懸而未決,周婉秀整個人都相當不淡定。

真的沒有什麼渠道能接到陸行簡,去蘇家見蘇晚晚也是吃閉門羹。

思來想去,還是哭哭啼啼地把況和太祖父待了。

周家出面,把送進皇宮,當皇后還是妃子都無所謂。

慶云侯周安聽說皇帝喜歡蘇晚晚時,先是震驚,隨即陷沉默。

他想起六月皇帝突然微服慶云侯府,那天晚晚也正在這里做客。

晚晚瘸著進宮當,沒多久又出宮……

一切就都解釋得清了!

他面容復雜地看著眼前的周婉秀,迅速拿定主意:

“備車,去淳安大長公主府。”

第二天,駙馬蔡震上折子,請立皇后,還提自養在宮中、秀外慧中的名門貴為首選。

就差把蘇晚晚的名字直接寫出來。

陸行簡把這道奏折留中,卻安排正旦節祭祀儀式,由蔡震牽頭。

這則消息不脛而走。

最近朝不保夕的壽寧侯府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趕上折子請立新后。

措辭與蔡震大差不差,卻補上一句:

應優選慷慨大義、舍己為人的賢良淑德之人,如原兵部車駕司員外郎蘇南之

陸行簡看到這句話,忍不住輕笑出聲。

當即和地命人把關在詔獄的張宗輝放了。

壽寧侯張鶴凌這才把汗,慶幸自己賭對了皇帝的心思。

后宮中,太皇太后王氏倒是有些微詞。

想把娘家的一個侄孫兒塞到宮里做妃子。

聽說蘇晚晚損不能生育。

誰若能誕下皇子,就能把下一任皇帝牢牢掌握在手中。

這個實在太大,無論如何,他們也想試試。

陸行簡不皺眉。

張太后勢微后,王氏就開始大膽提條件了。

后宮勢力,不過是東風倒西風,此消彼長。

王家一門三侯伯還不滿意,榮華富貴總是沒夠。

他當即讓人停掉王家的鹽引發放。

王氏是聰明人,知道踢到鐵板,也就見好就收,不再多言。

新后人選尚未定下,務府已經在鼓地籌備皇帝大婚所需的各種品。

滿京城最焦慮不安的恐怕就是馬姬了。

非常后悔,那天在蘇家門口不該逞一時意氣,和皇帝鬧脾氣。

本以為皇帝會好脾氣地哄著,逗開心。

像以前很多次那樣。

然而。

并沒有。

如今這個冊立新后的節骨眼上,皇帝卻不肯見,也不許再進宮。

皇帝若是一時賭氣,立了別的人做皇后,那這幾個月的豈不是白忙活,為他人做了嫁

還平白得罪那麼多人!

都怪蘇晚晚這個賤人。

好像是那天在蘇家門外,蘇晚晚開門看了一眼之后,皇帝就突然對冷下來的。

馬姬找到好的鎮遠侯府四小姐,與嘀嘀咕咕謀了半天。

廣告

……

日子一晃就到了除夕。

蘇家在京城只蘇南和蘇晚晚和晚櫻三個,卻還是有不親朋好友需要走拜年。

蘇晚櫻打算大年初一去拜訪上次救蘇南和困的錢大人,聊表謝意。

蘇晚晚則安排了去楊家拜年。

好歹楊廷是老師,喻夫人是義結金蘭的姐妹,無論如何也該走這一趟。

等初二去周家再拜個年,也就可以在家繼續貓著了。

給楊廷帶去的賀禮,除了一些日常禮品,還有本印刷出來的《備急千金要方》。

楊廷夫婦一大早就進宮參加正旦接朝賀,臨近正午才到家。

“只以本價對外出售,盡量讓各大書鋪、醫堂都能有這本書。”蘇晚晚恭恭敬敬地說。

楊廷捻須頷首,目贊許。

他們讀書人都喜歡收藏古籍。

因為書籍在謄抄過程中難免出錯,最后越傳越多謬誤,甚至可能歪曲了本來的意思。

尤其是醫書,錯一個字,沒準救命的藥方就變奪命毒方。

所以越古老的典籍,其價值越不可衡量。

無論是收藏還是送人,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好東西。

誰家要是拿到了,必定珍藏,不肯輕易示人。

沒想到,蘇晚晚居然這麼大方,把珍貴的古籍刊印出來,讓知識普及到更多人。

如此一來,手里那本古籍的價值反而會水。

可這種為世人謀福祉、造福大家的做法,卻分外讓人肅然起敬。

喻夫人熱地招呼蘇晚晚坐下,嗔怪地看了楊廷一眼,似笑非笑。

“老爺,不如把你收藏的古籍都讓晚晚刊印出來?”

楊廷正喝茶,聽到這話把自己嗆了一下,顧左右而言他:

“午飯準備好了沒有?晚晚等我們半天,大概也了。”

喻夫人笑著對蘇晚晚小聲抱怨:“那些古籍全都當寶貝,連看都舍不得給人看。”

蘇晚晚捂笑。

楊閣老和喻夫人這對半路夫妻,倒不像別的夫妻那樣相敬如賓,有那麼幾分尋常夫妻的煙火氣。

蘇晚晚雖然嫁了人,卻沒有真正地和丈夫相過,并不知道正常家庭里夫妻相應該是何等模樣。

楊閣老和喻夫人這種,倒覺得羨慕。

等看到飯桌上那一大家子時,蘇晚晚眼神微凝。

楊廷有四子二

長子和次子、長都是過世的原配夫人所出。

長子楊稹和次子都在外頭拜年去了。

蕓姐兒十四歲,和晚櫻年紀相仿。

三子是妾室蔣氏所出,十歲左右,靦腆地跟蘇晚晚見禮。

蔣氏穿金戴銀,風姿綽約地幫喻夫人安排座位,上菜擺箸。

兒萱姐兒和四子楊忱都是喻夫人生的。

看著忙來忙去張羅、眉眼溫和帶笑的喻夫人,暗暗生出佩服之

喻夫人對妾室和庶子的大度,讓看了佩服不已。

廣告

真是個外都給力的賢助,賢惠又大方。

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條,賑災安民這種男人主導的大事也能牽頭發揮應有的作用。

甚至可以犧牲名聲,為那些災民考慮,主張在粥里摻沙子這種會招致罵名的做法。

比起的前婆母韓秀芬可強得不是一星半點。

楊廷的小兒子楊忱才兩三歲,活潑又可,眨著大大的眼睛對蘇晚晚很好奇。

蘇晚晚放緩聲音,慢悠悠與他說話,很快就和楊忱玩一片。

七歲的萱姐兒也慢慢加到他們中。

廣告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