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嫁人后,新帝占有上癮》 第1卷 第209章 陸行簡危險就會多一分
Advertisement
“若不是喬裝改扮隨廣西鎮安府土知府朝貢馬匹銀隊伍悄悄進京,只怕會被人截殺在路上。”
“求皇上嚴查此案,追回銀,為那些枉死的軍討回公道!”
蘇晚晚整個人徹底驚呆
兩廣鎮守太監韋霦,知道。
王氏還特地在蘇晚晚面前罵過他,說他搜刮兩廣百萬銀兩進京獻。
銀被劫……護送的軍都是吃素的?
這事太過蹊蹺。
而且二十天過去,京城沒有得到半點消息。
更讓人心生警惕。
“銀在何被劫?”
“兩廣與湖廣界。”張居臉蒼白,氣息虛弱,卻依然吐字清晰,關鍵毫不馬虎。
這就說得通了。
蘇晚晚心臟沉了下去。
兩廣總兵是安遠侯柳文,王氏的娘家姻親。
湖廣總賓是定西侯蔣驥,也是王家姻親。
張居面急切:“娘娘,事不宜遲,奴婢進宮想面圣卻遭人暗害,只怕有人在宮中等著奴婢自投羅網。”
這話信息量太大了。
打劫銀,勢力都能到宮中,阻攔信息被報給皇帝。
若非盜勾結,誰能做到這一點?
這就是真正的奉違,赤地打皇帝的臉了!
那兩個本來把張居抬去安樂堂的小侍也已經被找出來招了供。
說是崇善伯世子王柏讓他們把張居送到安樂堂悄悄弄死。
蘇晚晚全發冷。
崇善伯世子王柏,那是嫣若的娘家哥哥。
沒有猶豫,直接召來司禮監的柳溍。
柳溍聽完張居的供述,臉黑得像鍋底。
兩廣鎮守太監韋霦可是司禮監的人。
司禮監居然沒有得到半點消息。
如果不是皇后娘娘今天無意間撞到張居,他還不知道要被瞞在鼓里多久。
蘇晚晚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面凝重:
“此事宜急不宜緩,如果不能果斷置,殺儆猴,只怕各地有樣學樣,一兩銀子都運不回京城!”
“皇后娘娘的意思是?”柳溍深邃冰冷的眼底閃過一抹意味深長。
“除柳文,奪回兩廣兵權。”蘇晚晚語調緩慢,神平靜。
兩廣出了這檔子事還一直沒報上來,柳文罪無可恕。
“娘娘英明!”柳溍想法和是一樣的。
只是,對于如此狠辣決斷的后宮婦人,他心底升起一抹深深的忌憚。
兩個人細細討論了幾句,柳溍匆匆離去。
他還要另找渠道確認這件事。
蘇晚晚知道,這種地方總兵任免的大事,陸行簡總得點頭的。
然而,柳溍很快回來,還帶了一個人,兵部尚書劉宇。
因為他也聯系不上陸行簡了。
而兩廣銀被劫一事,也得到了證實。
這事太惡劣,如果不能及時反擊回去,朝廷的威信直接掃地。
Advertisement
必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局面扭轉過來。
這是蘇晚晚頭一次與相和戶部尚書議事。
不敢大意,只是讓柳溍和劉宇拋磚引玉。
劉宇來時已經做了部分準備:
“伏羌伯銳先是鎮守湖廣,弘化二年移鎮兩廣,至離任時已經在兩廣鎮守二十多年,對湖廣、兩廣都悉。”
“若是旨調銳回鎮兩廣,免職柳文,這次被劫銀追回有。”
銳剛離開兩廣不足一年,舊日親信和威信都在,由他去擔任這個使命,自然妥當。
柳溍面嚴肅:“湖廣況復雜,定西侯蔣驥經營數年,倒不可輕舉妄。”
蘇晚晚蹙起眉頭:“蔣驥邊可埋有暗探?”
柳溍深深地看了蘇晚晚一眼,心頭微驚。
“東廠確實有探布下去,藏多年,未曾輕易啟。”
一個婦人,倒是很清楚這里的細節。
蘇晚晚也不繞彎:“啟用探讓蔣驥病倒,至給出一個月時機。”
以前跟著周氏,就見過周氏指揮探對付不聽話的地方大員。
不過,這招只能暫時拖延一下時間。
主要功夫還得湖廣那邊去做。
可只要湖廣不摻和進去搗,有銳出馬,兩廣肅清倒也更有勝算。
柳溍和劉宇沉,紛紛點頭。
幾人合計一番,敲定了許多細節。
蘇晚晚最后還是重申主基調:“朝廷威信不容踐踏。此次追回銀平劫匪,不容有失!”
這與柳溍和劉宇想法一致,自然也不會有反對聲音。
柳溍和劉宇離開后,蘇晚晚沉默了很久。
陸行簡這個皇帝面臨的境,比想象得更復雜棘手。
兩廣地方遙遠,一時半會兒也不會有消息。
蘇晚晚不聲地繼續理宮務,心里卻一直期待著陸行簡早些回來。
許多王氏和張太后的爪牙,被清理出來,打發到浣局。
而以前清寧宮重用的一些宮人,被花費心思尋回來,安在合適的崗位上。
甚至那些周氏被遠遠打發到金陵的周氏舊人,也一一復職,調往蘇州織造局、杭州織造局任職。
這些織造局利用得好了,會為朝廷的錢袋子。
不至于讓陸行簡著急忙慌地從地方上刮銀子。
周氏在后宮浸數十年,眼毒辣,挑選的人,一個能頂十個。
有這些人在一些關鍵崗位上守著,心里就踏實許多。
這天蘇晚晚正要出門,卻聽到曉園外有人喧嘩。
宮人來報,說是鴻臚寺大通事王永正在門外,請究治哈使臣寫亦虎仙弊之罪。
鶴影都覺到了不對勁:“這位大通事好生稀奇,怎麼直接上門了?”
蘇晚晚心頭微凜:“大概是來刺探虛實來了。”
Advertisement
陸行簡不曾面,司禮監的柳溍和兵部尚書劉宇卻到過曉園。
只怕某些人借著稟事,來試探陸行簡是否真的在曉園。
“讓人把他趕走?”鶴影蹙眉問。
蘇晚晚搖頭,來孟岳和其他宮人,“這王永之前可能面圣過?”
“之前寫亦虎仙面圣時,皇上曾宣鴻臚寺大通事王永隨侍。”孟岳倒是機靈,記得清楚。
“只是奴婢不知道,皇上待過什麼。”
蘇晚晚不暗罵,這大通事若真是來刺探虛實的,還真是好心機。
一個對不上,便能察覺到皇帝不在這里。
不能讓他得逞。
否則,在外的陸行簡危險就會多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