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嫁人后,新帝占有上癮》 第1卷 第242章 老婆孩子的安危必須放在首位
Advertisement
“寧化王府那一百多個鎮國將軍和縣主,都是老晉王幫他們請名的,大部分宗祿都落到晉王府手里。”
“不聽話的,便被晉王以各種理由除掉。朝廷派去調查的員都能被他們收買。”
“你說的那兩個儀賓,朕見過。”
“就是因為不滿宗祿被克扣大部分,日子難以為繼,才破釜沉舟告狀,結果被老晉王倒打一耙。”
陸行簡皺了下眉,眼底冷意湛湛:“鏟除白蓮教,他們無所依仗,就蹦跶不起來了。”
本來是打算揪出他們在京中的應,一網打盡。
現在因為衍哥兒和晚晚懷孕,他不得不調整策略,先把白蓮教這個敢搞刺殺和襲擊的毒瘤鏟除。
晉王府可以慢慢收拾,老婆孩子的安危必須放在首位。
……
第二天出發,蘇晚晚看到馬車里鋪得相當厚實的褥子時,還是吃了一驚。
鶴影欣喜不已:“娘娘,皇上對您還真是上心呢,這車都用皮革裹住減震,生怕顛著娘娘您。”
蘇晚晚倒是淡淡:“你沒看到他和馬姬一起走的嗎?”
“娘娘。”鶴影有點幽怨地勸,“您也別老是把力放馬姬上。”
“您養了個義子硯哥兒的事,皇上不是也沒說什麼。”
義子和私生子,這差別可就大了。
既然皇上都不計較,外人又有什麼好置喙的?
蘇晚晚目閃了閃,沒再說話。
鶴影緒有些低落:“娘娘,鶴影以前做得不好,以后會更加盡心。”
蘇晚晚拉著鶴影的手:“怎麼了這是?”
鶴影眼眶泛紅。
“硯哥兒的事,您當年其實可以讓奴婢去照顧,奴婢不會讓您失的。”
蘇晚晚這下倒不知該說什麼了。
“硯哥兒是我在金陵收養的孩子,也只是提防有朝一日離開魏國公府后沒了依仗,用來防老。”
“自然是越人知道越好。不是信不過你,別難過了,嗯?”
蕭彬辦事周到,當初特地去善堂領養了個眉眼和蘇晚晚有點相像的小男孩,取名硯哥兒。
做得雖然低調,卻故意留下痕跡,有據可查。
就住在衍哥兒所住宅子的背面。
蘇晚晚每次去看衍哥兒,都是先去硯哥兒所住的院子走一遭,再通過道去到另一座宅子。
防的就是有心人刺探蘇晚晚行蹤。
沒想到,陸行簡派去金陵的人不僅查出硯哥兒,還帶了回來。
這倒是可以給運河上的母子隔空哭喊一個合理的解釋。
更沒想到,陸行簡會利用馬姬把硯哥兒送過來,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現如今,硯哥兒以養子的份帶在邊,被陸行簡藏起來的衍哥兒反倒安全一點。
蘇晚晚只覺得疲憊不堪。
Advertisement
為了保護衍哥兒,他們都可真是耗費了大量心。
也不知道蕭彬現在在哪里,況如何。
鶴影慎重地點點頭,了眼角,往蘇晚晚后塞了個枕頭。
“娘娘如今的當務之急,是好好養胎,其他事都往后放。”
“您放心,我寧愿豁出命不要,也不會像雁容那個叛徒出賣姑娘的。”
蘇晚晚眼眶微熱,了鶴影的手。
多年宮中生活,從蝶心開始,就對邊服侍之人總是保持幾分警惕,給自己留下回環余地。
鶴影的這番剖白忠心,倒是讓有幾分慚愧。
至那天一時沖、拋下一切私奔時,沒有為鶴影這些心腹考慮過。
“鶴影,你也到了嫁人的年紀,可想好了自己的歸宿?”
鶴影急得臉都紅了,“娘娘,您現如今這麼缺人手,還要轟我走嗎?”
蘇晚晚倒是笑了:“不是轟你走。姑娘大了不中留,你好好,別局限自己,到時候我替你做主。”
是過來人,那天鶴影對劉七的反應還是看在眼里。
只是也太不般配了些。
不過,如果鶴影真的喜歡,倒是可以拉劉氏兄弟一把,把不般配變般配。
如此一想,心中倒是有個念頭亮了起來。
“我這邊正缺人手,你和張忠多留點心,看看那劉氏兄弟品能力如何,能不能為我所用。”
鶴影很顯然已經了解過了,說得頭頭是道。
“能力是沒有問題的。他們抓住一個白蓮教長老送過來,領了一萬兩賞銀。”
“據說那個長老在江湖上也是名頭相當響亮的高手,從無敗績,倒是被劉七給制服了。”
鶴影頓了頓,好奇地說了句,“就是不知道劉七和顧二爺打架的話,誰會贏?”
見過顧子鈺揍徐鵬舉的利落和兇狠,也見過顧子鈺長安街打馬拖行鎮遠侯世子的暴行。
在看來,顧子鈺就是年郎任妄為的天花板。
連皇上皇后吃飯,他都要蹭上一頓。
蘇晚晚倒覺得不能這麼比。
“顧子鈺學的是排兵布陣的兵家要,個人武功重要,卻不是最要的。”
“至于劉七,不過是匹夫之勇,單打獨斗或者幾人幾十人的局面還,一旦到千上萬人的局面,個人再厲害,也難以起到太大作用。”
指揮軍隊的將軍,和江湖廝殺的游俠,本不備可比。
但是,游俠如果能夠利用得當,為的一支藏力量,倒值得利用。
鶴影點點頭,指著馬車外一大片的田莊問:“娘娘,要不要置辦些田產?”
“聽說最近大量糧食從天津碼頭靠岸,沿運河運往京城,糧食價格跌了好多,連帶著田產價格都跌了不。”
Advertisement
“那些拿到賞銀的江湖人轉頭就去置辦了好多田產,當上了田舍翁。”
蘇晚晚想到夏家田莊和宜興大長公主田莊的事,點點頭:
“買吧,最好離夏家、宜興大長公主,還有榮王他們的田莊不遠,都買上幾塊田地,最好掩人耳目。”
這次跑了趟霸州,還是沒弄清蘇家大火的真相。
蘇晚晚招來鶴影,與耳語了幾句。
鶴影面凝重地點點頭。
……
平江伯陳瓊帶著被捆得結結實實的白蓮教凈土堂堂主等候在黃村驛站不遠的客棧里。
言語十分客氣,“張,煩請給皇上通稟一聲。”
張忠態度不卑不:“先候著吧,皇上得空了自然會見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