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誦經斗法

32.5% / 157/483

男人著膀子,只在腰間圍了一塊破破爛爛的僧袍,出了紋了滿的經文。

而他的手里,赫然拎著一截骨。

那截骨被盤得油锃亮,整條骨呈黑,上面也雕滿了經文,刷了金漆,顯然不是普通之

男人周散發出可怖的殺氣,他死前必定是窮兇極惡之徒,死后卻被煉化僵尸,穿僧袍,滿經文,手握邪,邪上也雕滿了經文。

這種極端的違和讓人看一眼便汗直豎。

雖然之前我們已經推斷出很多,但今夜真正上山來,進這間寺廟,我們所看到的一切,還是出乎意料。

無論是周沐浴著金的尸陣,還是眼前這滿經文的僵尸男人,都不是一般人所能煉化與控的。

郭珍本來小魂都被折磨散了,我幫著簡單招了一下,這會兒好了,直接又被嚇掉了。

呆呆地在墻角,不斷地哆嗦著

我擋在前,召喚出梧,拉弓,沖著來人出了火焰。

梧的火焰對這種僵尸來說,是致命的。

一旦火焰沒僵尸或者魂魄的,立刻就會燃燒起來,如燎原之火一般。

可還沒等火焰接近,男人已經揮起骨,準地迎上了火焰。

骨與火焰接的剎那,一陣誦念經文的聲音直往我耳朵里鉆,火焰瞬間四分五裂。

別說是打僵尸燒起來,本連近僵尸的都難。

并且對方不僅碾那團火焰,甚至誦經聲對我都產生了影響。

我知道這種況越是糾纏下去,對我來說越不好,我得速戰速決。

柳珺焰給我的那枚銅錢又被我在了手中,,就在此一舉了。

如果不,我和郭珍今夜可能兇多吉

我拉滿弓,弓弦將銅錢出去的時候,我心里其實一點底都沒有。

無論是什麼法,都有一個使用期限的。

比如有人去廟里求了平安符帶在上,那張平安福能替主人擋一次煞,事后平安符上的符文可能就消失了。

還有人脖子上戴著祖傳的玉佩,逃過某次大劫之后,發現玉佩不知道什麼時候碎了,這便也是玉佩替主人擋了煞。

而柳珺焰給我的這枚金銅錢,剛才我才拿它退了貍姝,現在再讓它對上眼前的僵尸,一旦它其中蘊含的法力被支,它便也沒用了。

只是我眼下沒有別的選擇,只能搏一搏了。

銅錢咻咻地朝著僵尸飛了過去,他果然再次掄起了骨。

二者相撞的瞬間,經文聲又響了起來,不停地鼓著我的耳

只是這一次誦經聲有點怪,我能分辨出有兩道誦經聲糾纏在一起。

仿佛有兩個老僧面對面坐著,不停地誦經斗法一般,你來我往,誦經聲連一片。

角落里的郭珍捂著兩只耳朵,用力甩著腦袋,十分痛苦的樣子。

不多時,我就看到的鼻子底下流出了兩道線。

我也特別煩躁,臉頰上的那個‘奴’字火燒一般地疼了起來。

而此時,郭珍的耳朵也開始流了。

口袋,虞念之前送我的護符我都帶在上,此時其中幾個護符已經化為灰燼,最終只剩下了一個。

原來剛才一剎那間,護符已經幫我擋了幾次煞了。

難怪我的反應沒有郭珍那麼大。

我毫不猶豫地將護符塞到了郭珍的口袋里,剎那間,郭珍的緒就好了許多。

而另一邊,銅錢眼里出的紅線不停地找機會朝著男人揮出的骨上纏去。

只是紅線一出,骨上的經文就閃出亮退紅線。

紅線落不下去,銅錢陣就無法布置出來。

我心中不由地嘆,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吶。

我手一揮,銅錢便立刻回到了我手中。

男人手握骨,虎視眈眈地看著我。

很顯然,他也在找機會,想要一舉將我拿下。

僵尸有很多種,但像眼前這一個,不僅開了靈智,甚至還有了佛的僵尸,我真的是聞所未聞。

假苦行僧到底是什麼來頭?

他是如何煉出這麼詭異的東西的!

男人磨了磨牙,尖銳的獠牙發出讓人牙酸的聲響,下一刻,他抬腳朝著我大步沖了過來。

他的速度特別快,還沒靠近我,手中的骨已經高高地掄了起來,這一次他掄得幅度很大,直接是沖著我面門而來的。

我迅速往旁邊跳了出去,轉移對方的攻擊方向,害怕波及到郭珍。

同時我咬破手指,滴在銅錢上,然后再次拉滿弓,將銅錢對準對方了出去。

骨與銅錢再次相撞的那一刻,紅線猶如管一般鋪開,瞬間將骨纏了個嚴嚴實實。

那種場景眼看起來尤為恐怖。

一條黑漆漆的骨上雕滿了金的經文,無數的線以眼可見的速度描摹著經文的紋路不斷攀升,眨眼之間如跗骨之蛆一般篡改了所有經文。

淹沒過去,替代了原本的金,仿若那條骨又被重新注了鮮,活了過來一般。

當然,骨不可能活過來,線滲骨之后,一片火苗從骨的部燒了出來。

男人不可置信地看著手中的骨,看著骨上消失的金,以及燃燒起來的火焰,他忽然嗷嗷地了一嗓子,萬分不舍又憤怒地扔掉了骨。

骨落地的剎那,猶如一塊被燒的碳一般,碎末。

我心中一松,失了這,對于對方來說,就是失去了左膀右臂一般,是好事。

我看了一眼已經回到我手中的銅錢,發現它依然完好如初。

我皺了皺眉,柳珺焰到底往里面灌注了多法力啊?

還沒用完呢?

但隨即我想到一個可能,這枚金銅錢會不會不是一個獨立的個

當初柳珺焰給我一片鱗甲護,那片鱗甲的確護了我幾次,但最后還是法力與功德耗盡,沒了。

這枚銅錢跟那片鱗甲的況好像有些不同。

它……它會不會始終連接著柳珺焰那邊。

我每一次對銅錢法力的消耗,其實都是在支柳珺焰?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