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朝。
元祐帝看著朝堂之上老實了不止一星半點的太子羽翼,很是滿意。
對嘛,這才是為人臣子該有的態度。
不知道的還以為前幾日坐在龍椅上的不是他,而是太子呢。
“父皇,崔家尸骨案如今已經真相大白,也是時候該置崔家了。”宋裕的聲音打破了朝堂的安靜,“崔潛的罪行極其惡劣,兒臣覺得應當凌遲死。”
凌遲死。
這是犯了重罪才會啟用的刑法。
“允了。”元祐帝沒有半分猶豫。
開玩笑,敢污蔑阿歡是幫兇,死一百次都不為過!
“還有崔家,除了崔夫人邱氏外,也應當一并獲罪。”此刻的宋裕顯得有些咄咄人,可元祐帝卻毫沒有計較的意思。
“秦王說得對,崔氏家族男子流放嶺南,子充為奴。”
朝臣們在聽到凌遲死的時候都已經是兩戰戰,又聽到對崔家其他人的懲,心里不免有些唏噓。
打定主意下朝后要好好敲打家中子侄一番。
別什麼時候被牽連獲罪了,死都不能瞑目。
本以為可以下朝了,宋裕的聲音卻再次響起,猶如來自地獄的閻羅王。
“吳鳴為大理寺卿卻職失察,手上冤案五十多起,兒臣當場將其當場斬,并將吳家其他人關進詔獄,等候父皇決斷。”
元祐帝連著瞄了宋裕好幾眼。
這混賬今日正經的跟個炮仗一樣。
“吳鳴一事你理的很好,至于吳府其他人,驅逐出京,家中男子不得科舉仕。”
元祐帝連眼睛都不眨,話語間便絕了吳家整個家族的命脈。
“父皇英明。”
宋裕中氣十足,朝著元祐帝拜了拜。
幾息后,吳奇悉的聲音響起: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朝臣們聞言心下微松,終于可以結束今日的早朝了......
可宋裕卻又再次出列,每一步都走在了眾人的心尖上。
秦王這是又要理誰?
往常秦王上早朝基本上就是個擺設,今日存在是不是有些太強了?
滿朝文武都在暗自揣度宋裕接下來要說的話,唯有沈清平,目里滿是亮。
真正的重頭戲要來了。
“兒臣請求父皇,對造謠者設法。”宋裕跪在朝堂之上,“此法無論是王公貴族還是尋常百姓都一概適用。”
元祐帝驚了,這個可沒提前跟他通氣。
“秦王殿下,這不是一件小事。”
“是啊,對造謠者設法,如何評判也是個問題。”
朝臣們立刻議論了起來,都覺得宋裕的提議太過荒誕。
可宋裕表毫未變,轉而面向朝臣,語氣里是說不出的冰冷。
“上一次,本王被污蔑在粥里摻了瘟馬,秦王府被人團團圍住。”
“這一次,阿歡被污蔑是崔潛的幫兇,秦王府不僅被圍住,甚至他們還沖進了秦王府想要對阿歡不利。”
“本王和阿歡就活該嗎?他日若被圍起來的是你們,你們又該如何?”
宋裕擲地有聲的質問讓所有人都無言以對。
“立法并非易事,但不能不做。”宋裕眼神凌厲,“若是你們不愿為此法謀劃,本王自己來。”
“臣沈清平愿為此法謀劃。”
沈清平持節出列,聲音同樣響亮。
“臣沈明文同愿。”
“臣顧征同愿。”
“臣徐進若同愿。”
......
接二連三的朝臣出列,元祐帝環顧四周,那混賬區區幾句話,竟讓超過半數的朝臣都站了出來。
“既如此,此法便由秦王主持,眾卿要各展所長,協助秦王。”
退朝后,朝臣們的腦子里還留著元祐帝最后那句協助秦王。
細品之下。
怎麼總覺得有種......秦王才是儲君的覺?
另一邊。
沈清平拍了拍宋裕的肩膀,“王爺今日好生神氣。”
沈清平沖著宋裕豎起了大拇指,好樣的!
真是一丁點的氣都不愿郡主。
連帶著他也跟著神清氣爽,他早就看那群不就圍著秦王府的人不順眼了。
只見宋裕輕笑出聲,“傷害到阿歡的人都必須付出代價。”
這話可不是隨便說的。
說罷,宋裕突然想到了什麼,目漸沉,“沒有上報的走失信息的那幾戶人家,不用給任何賠償,找個由頭趕出京城。”
“王爺,這傳出去會不會......”
沈清平的話還沒說完,只見宋裕角浮現出一抹嘲諷,“他們心虛,只會夾著尾灰溜溜的離開京城。”
......
事持續發酵了好幾日,清算的圣旨一道接一道的從皇宮發出。
吳奇又親自去了一趟楚王府。
同樣的二十九下板子,同樣的三年后就藩。
還有同樣懊悔不已的楚王。
可唯有東宮依舊被錦衛圍著,好似被元祐帝給忘了一般。
就連宋言朝也依舊被關在大理寺的牢房里,這一次聲勢浩大的清算,唯獨掉了東宮。
東宮。
雖然錦衛圍了東宮,但在宋裕的授意下,沈驍還是極為好心的把外面的消息及時稟報給了太子。
“殿下,您說父皇會不會真的是把我們給忘了?”
申樺兒此刻已經六神無主,姑祖母被打冷宮,這對于而言的打擊不可謂不大。
申樺兒第一次到了皇家的無,跟之前未出閣時母親給的宅院算計完全不同。
那些派出去散播消息的人都不見蹤影。
“不會的,父皇只怕是還在思考該如何置我們。”宋翎手指的關節泛白,“言崢,你去找沈驍......就說孤又病了,這一次病的比之前更加嚴重,你親自去稟告圣上。”
太子此刻還企圖用裝病來博得元祐帝的憐。
可當宋言崢站到元祐帝面前的時候。
只見元祐帝放下了手中的折子,抬起了頭,看向宋言崢的目是宋言崢從未見過的冷漠。
“你父王的子好像是有些嚴重了。”
宋言崢以為元祐帝了惻之心,連忙開口道,“父王傷病在,這幾日還常常嘆氣,為不能替皇祖父分憂而難過。”
宋言崢眼中的高興之還沒持續幾息,便聽到元祐帝的聲音再次響起:
“既如此,朕就廢掉他的太子之位,讓他安心養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