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150章 人人都稱秦王賢德,唯獨肚子里沒墨

30.3% / 152/502

父子兩人誰也不讓著誰,殿氣氛一度陷了停滯。

宋時歡一雙杏眼一會兒看看元祐帝,一會兒看看宋裕,艱難的咽下了里的東西,此刻好像不應該出現在紫宸殿。

要是地上能憑空變出來的就好了......

“我不管!”

宋裕直接大大咧咧的坐到了椅子上,“若是沒有阿歡,吉安府那樣天高皇帝遠的地方,我不僅要日夜笙歌,白日還要縱于賭坊和酒樓里。”

“到時候科舉連個秀才也考不中,我就跑到祖墳前大呼——”

“我乃當朝皇帝之子。”

這一番話氣的元祐帝直接從椅子上竄了起來,“混賬,看老子今日不打死你!”

說罷便直接下了鞋子,手持鞋板朝著宋裕而來。

宋裕作靈敏的躲避著,還不忘回頭繼續在元祐帝的心里撒把鹽,“反正連自己的兒都要被人搶走了,什麼功名利祿,跟我連半兩銀子的關系都沒有。”

氣煞他也!元祐帝繞著柱子追了宋裕好幾圈卻連宋裕的角都沒到,氣呼呼的叉著腰。

“您就說讓不讓阿歡跟著我一起去吉安府吧。”

宋裕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模樣,開玩笑,要是阿歡不跟著他一起離京......他一定會茶飯不思,整個人瘦竹竿兒的。

“堂堂王爺,還一副離不了兒半步路的模樣,你丟不丟人?”元祐帝指著宋裕鼻尖大罵道。

“不丟人。”

宋裕端的一副心安理得。

見事若是繼續發展下去,元祐帝說不準真被氣出個好歹,宋時歡忍著的小心肝兒走到了父子兩人面前。

“皇祖父,父王,你們別吵了。”

氣氛瞬間安靜了下來,元祐帝和宋裕眼睛都一眨不眨的看著宋時歡。

“阿歡,你來選擇,要不要跟著父王一起離京。”宋裕目灼灼。

“對,阿歡,你好好想想,要不要跟著朕一起在京城悠閑自在。”元祐帝一臉期盼。

宋時歡咽了咽口水。

怎麼辦?

幾息后,宋時歡上前輕輕扯住了元祐帝的袖,元祐帝老臉上的笑容還沒完全笑開,就聽到了小孫沉悶的聲音:

“皇祖父,我還是跟著父王去吉安府吧。”

吧嗒——

元祐帝一顆帝王心碎了五六七八片。

“我從記事起,還沒出過京城呢。”宋時歡可憐的模樣讓元祐帝了神,下一秒卻見宋時歡臉一變,“皇祖父,我這一趟主要是監督父王的,若是他有半分懈怠,我就吵得他每晚都睡不著覺。”

好孩子!

元祐帝心里舒坦了。

Advertisement

斜瞇著看向宋裕,元祐帝冷哼了一聲,“還是阿歡想的周到。”

既如此,他就大發慈悲讓阿歡跟著這混賬一起去吉安。

“朕丑話說在前頭,吉安府到底不在朕的眼皮子底下,明槍暗箭尚未可知,你若是讓朕的孫有半點傷......”

“您就放一百個心吧。”

宋裕喜滋滋的拉著宋時歡的手,一副贏家姿態。

氣的元祐帝當晚都用了一碗飯。

......

次日早朝。

“兒臣有奏,平王病逝,兒臣和阿歡心里都悲痛絕,思來想去,兒臣請求帶著阿歡一起前往吉安府祭祖,敬告祖先平王之事,父皇應允。”

此言一出,耿史之流面臭的跟吃了泥一樣。

“皇上,我大祁有如此賢德的王爺,何愁不興?”沈明文激昂的聲音響徹在朝堂之上,一時間,半數朝臣都開始稱贊秦王賢德。

元祐帝忍了又忍,才忍住了往這混賬腦袋上砸折子的念頭,又在臉上出了幾分滿意:

“秦王如此,朕心甚悅。”

甚悅個屁!

差點沒把他給氣死。

元祐帝瞪了宋裕一眼,“既如此,祭祖之后你便留在吉安府數月,親自監工把祖廟修繕一番吧。”

“兒臣遵旨。”

沈明文聞言臉上出了幾分陶醉,他想的這個法子可真是完啊!

宋裕自請前往吉安府的事傳了出去,人人都要贊一句秦王賢德。

鬧市里的戲班子和說書人不停的傳頌著宋裕的“事跡”,一時間,秦王的聲在百姓中達到了巔峰。

戲臺下,宋裕聽的如癡如醉。

突然邊響起了嘆息聲,“秦王哪哪都好,就是從小到大沒有被約束著讀書,肚子里沒有墨水,若非如此......唉,可惜了。”

“可不是,份尊貴,既賢又德,可偏偏學問上......”

“之前不是聽說賞宴上秦王還作了兩句詩,想來應當也是有點學問吧?”

“只能作幾句詩能起多大作用......”

宋裕呲著的大牙收了回來,“六喜,回府,本王要回去看書。”

說他肚子里沒墨水,等他科舉金榜題名之時,他要讓戲班子狠狠地唱他狀元及第的風

匆匆離去之時,六喜回頭看了眼方才議論的幾個人,投過去了一道激的目

議論的好啊,就該這樣議論。

......

臨走的前幾日,元祐帝在宮中特地設了家宴為宋裕和宋時歡餞行。

此時宋翎已經葬皇陵,平王府的人各個都還是一,楚王府和齊王府的人也都安分的坐在各自的位置上。

Advertisement

因著宋翎的事,餞行宴并未設酒,每個人面前都擺著茶碗。

宴上,申樺兒帶著宋言崢走到了宋裕面前:“大哥,你能為了我們王爺親自去一趟吉安府,我們......都不知該如何謝好,只能以茶代酒敬您一杯。”

“大伯,我敬您。”

宋裕挑了挑眉,把茶碗中的茶水一飲而盡,而后看向宋言崢,“言崢,聽說你明年就要參加科舉了?”

“多謝大伯關心,我打算明年先下場試試縣試和府試,至于院試,大抵是要等到后年了。”

宋裕臉上的笑容更意味深長了,好巧不巧,這科舉時間跟他一模一樣。

“那本王就祝言崢你得償所愿,一路披荊斬棘,狀元及第。”

難得能從宋裕里聽到這般聽的話,宋言崢寵若驚,恍惚間開口說道:

“那就借大伯吉言了。”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