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重生選紈绔當爹!結果養成皇帝了 第1卷 第192章 說實話沒人信啊

《重生選紈绔當爹!結果養成皇帝了》 第1卷 第192章 說實話沒人信啊

Advertisement

此刻的宋時歡眼里還帶著幾分惺忪。

反應過來后整個人都雀躍極了,“多謝父王,大家也都快起來,迎春,給大家看賞。”

只見宋裕拍了拍手,立刻便有南街繡坊的娘子們走進院子里,手里都拿著一條條心制作的襦,每套襦還有和其對應的頭面。

“阿歡,挑一條你最喜歡的。”

用的流錦,上面還以金線繡出花樣,宋時歡呆滯了一瞬。

好大的手筆!

“我喜歡那一條。”

小手一指,繡娘立刻把選中的襦捧到了宋時歡面前。

依舊是大紅的襦,這一世宋時歡唯獨偏熱烈似火的紅

宋裕心滿意足的送出了心準備的裳和頭面,還特地囑咐宋時歡慢慢更不用太過著急進宮。

留下紫宸殿里的元祐帝等的花兒都快要謝了。

......

紫宸殿。

“他們還沒出發嗎?”

元祐帝急的直跺腳。

“回皇上,沈首領已經派人盯著了,只要王爺和郡主一出府就立刻回來報信兒。”吳奇額頭上的虛汗。

“這個混賬,作也不知道快點。”元祐帝一屁坐在龍椅上,“朕還特地命人給阿歡趕制了裳,要是他們卡著吉時進宮,哪還有時間讓阿歡去更?”

“再派人去請。”

吳奇彎著腰領命退出了紫宸殿,苦哈哈的吩咐著手底下的徒弟。

“師父,都這個時辰了,王爺肯定是故意想卡著吉時......”

小太監的話還沒說完就被吳奇的拂塵了一下,“你小子,再敢多把你送去慎刑司歷練。”

“不敢不敢,徒弟這就去請。”

看著小太監一溜煙跑沒得影,吳奇一張臉皺的多了好幾道皺紋,心里也直犯嘀咕。

王爺素來不關注宮里的瑣事,這次怎麼這般敏銳?

想到某個狐貍一般的新貴,吳奇連忙垂下了腦袋,不可說,不可說。

同一時間,秦王府。

宋裕帶著宋時歡慢悠悠的走出了府門,看到這一幕的錦衛只差沒跪地痛哭:

兩位祖宗終于肯挪窩了!

果不其然。

宋裕就是故意卡著點抵達的皇宮,元祐帝的目幾乎快要把宋裕給撕爛了,可當對上宋時歡的眼神時,元祐帝又立馬換上了一臉笑容。

看著如同變臉大師一般的元祐帝,宋裕忍不住掩低笑了幾聲。

三人踏進大殿時,文武百都已落座。

所有人的目都匯聚在元祐帝拉著的小人兒上,宋裕跟在祖孫兩人后,也是一臉寵溺的盯著前面的小人兒。

一瞬間,一相似的慨在眾人心頭油然而生:

今時不同往昔了。

一年前的福安郡主還是穿破爛的裳,蓬頭垢面,被當初還是太子和太子妃的嫡親父母厭棄。

Advertisement

而如今,則了大祁最寵的皇孫,整場生辰宴的焦點!

“今日朕的孫生辰,這是阿歡正式回到朕邊后的第一個生辰,朕為阿歡準備了生辰禮,吳奇,把東西拿上來。”

元祐帝話音剛落,吳奇便捧著一個匣子上前。

“阿歡,去打開看看。”

打開后,盒子里靜靜地躺著一個木制的發簪。

“當時你皇祖母懷著你父王的時候,還以為是個娃娃,特地學著雕刻了這個木簪,誰料生了個皮猴子。”元祐帝笑著開口,“如今得了個乖孫,這個木簪也算是有了主人。”

“多謝皇祖父,多謝......多謝皇祖母。”

宋時歡小心翼翼的合上了匣子。

在場眾人各個都已是目瞪口呆,元祐帝從未將元后示人,

今日......竟然直接送給福安郡主了?

“朕今日高興,祝阿歡生辰快樂。”

元祐帝憐的宋時歡的腦袋,若是芬兒還在,定然也極了這個小孫

“臣等恭祝福安郡主生辰快樂。”

如排山倒海一般的恭賀聲傳來,元祐帝看了眼一旁的宋裕。

都說人如養花,阿歡如今這副模樣,這混賬也稱得上是個好爹了。

而宋裕如同領悟到了元祐帝的意思一般,腰桿的格外筆直。

......

酒過三巡,歌舞進場,殿的氣氛便開始活躍了起來。

“皇上,以臣之見,最近您可謂是雙喜臨門。”剛從詔獄里被放出沒幾日的韓史笑著開口。

“哦?韓卿詳細說說,除了阿歡生辰外,還有哪一喜呢?”

此時的元祐帝還笑盈盈的,畢竟混賬兒子中了個府試榜首,對于他而言確實是雙喜。

所以韓史只要隨意說個中規中矩的喜事,他都愿意樂呵幾下。

見元祐帝讓自己接著說下去,韓史激了,“除福安郡主生辰生辰外,平王府的大皇孫考中了府試,此亦是一喜。”

瞬間,元祐帝臉上的笑意僵在了臉上,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

“是啊,大皇孫能接連考過縣試和府試,的確是才華橫溢啊。”

“要是臣家里的不孝子能像大皇孫這樣,臣就心滿意足了。”

接二連三的附和聲響起,畢竟勛貴人家的子侄鮮有敢參加科舉的,在這種場合,他們附和幾句也不出格。

宋言崢聞言臉上也多了幾分年張揚。

眼看眾人議論的話題要往宋言崢上轉,宋裕蹙眉。

“韓史還真是老不。”

只一句話,就讓韓史臉由正常逐漸變紅,最后如同蒸的龍蝦。

為言崢的夫子,當眾夸言崢豈不就是明擺著讓大家都夸你?”宋裕冷哼道,“本王活這麼大,還沒見過這麼自賣自夸的人。”

Advertisement

“秦王殿下,您自小不讀書,自然不懂科舉對于讀書人的意

義。”

為宋言崢的夫子,韓力為宋言崢爭辯,可當韓史的話音落下,元祐帝邊的小人兒便小跑下來。

“韓史此言差矣,我父王如今也極讀書,甚至還鉆研過以往科舉狀元的文章呢。”

“郡主不必替王爺說話。”

史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堂堂王爺不學無統?

宋時歡頓時莫能助的看了眼韓史。

都說實話了,奈何有人非不信啊。

Advertisement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