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41.1% / 69/168
廣告

好像什麼地方不太對。

他是那個意思嗎?

只是想借點糧啊。

等等等等。

驪珠忍不住自己懷中的銅虎符。

有兵權,有一郡太守的全力襄助,還在到調糧。

……這好像也不能怪玄英多想。

莫大的恐慌籠罩在驪珠心頭,若不是坐在轎攆上,只怕雙都要得站不直。

宮里的人也會這麼想嗎?還有父皇,父皇……

驪珠想到了那張總是慈的面龐。

那張臉在腦海中扭曲,和史書中那些忌憚兒子造反,反目仇,痛下殺手的皇帝重合。

父皇也會這麼想嗎?

驪珠一想到這種可能,又有點想哭了。

如麻之際,崔時雍已經在百姓的夾道歡迎中踏署。

鬧著要辭的那些吏,此刻亦在人群中冷眼圍觀。

他們豈不知崔時雍的本事?

沒想到還是會淌這趟渾水,他不是最重視自己的聲了嗎?

然而一開口,聽到崔時雍提及元嘉年間,那樁為母弒兇的舊案,在場眾人無不齊齊變

“……元嘉年間,那時淮北有一男子,其母被人搶劫財後殺害,府無能,一直未能抓到兇手,倒這男子親手破了案,將兇手送往府。”

“誰料兇手買通掌刑獄的員,從輕而判,免于絞死,那男子氣不過,待他出獄那日親手殺了兇手,替母報仇。”

崔時雍在眾人矚目之下,徐徐道來:

“當日之案,朝堂上數日爭論,有人認為律法不可破,殺人者死,若人人都為私仇殺人放火,還要律法有何用?”

“然而,法不外乎人,鄭丹朱與當日那名男子殺人,非為自己,而是為了親人復仇,鄭竹清曾投告衙門,卻投告無門,這才釀出惡果,罪責不在殺人者,而在于職枉法的員,是他得良善者提刀,替自己,替家人討個公道!”

林章也在此刻起,對崔時雍恭敬見禮:

“多虧太守大人及時提醒,既然有此舊例,有例可循,那就好判多了。”

堂下趙維真聽著這番說辭,聽著耳邊此起彼伏的歡呼聲。

那些好聲簡直如同催命符,一陣陣拍來,將他一步步往死路上推。

趙維真道:“崔時雍,我乃一千石的郡丞,你想讓堂上這小玩意兒判我死罪絕不可能,我的命,只有朝廷能……”

“自然要向朝廷上書陳!”

崔時雍那雙渾濁青白的眼,倏然投向門外來看熱鬧的吏們。

朝中諫臣這幾日參公主政的事,連他也有所耳聞。

正是公主在頂著力,以兵權制趙維真一黨,今日才能這麼痛痛快快地殺上一場。

清河公主絕不能倒。

崔時雍忽而道:

“不只是我,我與林章林決曹,還有其他六百石以上的員,都會聯名上書,還鄭氏姐妹一個公道,也將那些不作為的員一并罷免!”

迎上四周百姓們的期盼目,這些吏們頓時意識到不對。

什麼意思?

這豈不是說,他們要麼聯名上書,要麼為被聯名上書罷免的那個?

他們之前辭,只是礙于宛郡覃氏的威名。

人脈關系錯綜復雜,今日他們給了覃氏面子,就算辭,憑借覃氏隨便引薦一二,再起不難,說不定位還更高。

但現在,鄭氏姐妹的事鬧得如此大。

要是再被崔時雍這個太守上書朝廷痛斥,聲就壞了,日後還如何做

“……太守大人說得對,上書,一定上書。”

廣告

“對對對,如此大的冤屈,要是不替百姓冤,還有何面忝居此位……待會兒我便回署起草文書!”

有一個人跳出來,余下的人也紛紛隨之而

此時也不提什麼辭了,簡直爭先恐後,恨不得立刻回署為民排憂解難。

堂上的林章有了太守作保,也終于敢放開手腳去判。

裴家兄弟,良為娼,替員行賄索賄,替世族侵占田地,殺人無數。

統統死。

趙維真一黨七人,貪賄納,結黨營私,斂財無數,手上也頗多人命司。

雖不能由他來殺,但林章這幾日挑燈夜戰,與同僚寫好的卷宗足足能裝上一整車。

屆時送往雒,判不死他們。

城中百姓如何知曉其中曲折?

他們見鄭丹朱當場解枷釋放,趙維真一黨全數下獄,只將眾全都視作為民發聲的好

一時間人心振,贊頌連連,呼聲不絕。

竟一副民一家,魚水深的場面。

丹朱看著給他解枷的長君,笑盈盈道:

“我方才聽到你在外面喊話的聲音了,平日說話細聲細氣,還是頭一次聽你說話這麼大聲……是為了我嗎?”

小宦憋紅了臉:“我是為了公主。”

“為你家公主那是自然,就沒有一點點為我?我不信。”

丹朱偏頭直勾勾瞧著他。

長君:“……”

完全招架不住的年落荒而逃。

鄭竹清拍了拍丹朱的手背:“怎能對公主邊的人無禮。”

丹朱齜牙一笑:“不覺得很好玩嗎?跟他家香噴噴的公主一樣好玩,可惜我又不能玩公主,只能玩他了。”

“……你想玩誰?”

還坐在地上的丹朱昂頭一瞧,對上一雙黑沉沉的眼。

“嘿嘿,山主,我都說不用劫獄,公主既然讓我去蹲地牢,肯定就能把我撈出來,聽說公主還給我寫了詩賦?這麼好?公主是不是都沒給你寫過啊?”

裴照野:“……顧秉安,給我拿柚子葉。”

早備好柚子葉的顧秉安忍俊不上前。

丹朱解枷出獄,紅葉寨上下俱是一派喜氣洋洋。

還不是靠他們劫獄劫出來的,而是大搖大擺,從署正門走出來的。

眾匪滿面春風,站在署門外,都商量著今晚要在紅葉寨大宴一場。

“山主,”有人小聲對裴照野道,“您說咱們要是請公主來赴宴,公主能賞臉不?”

裴照野睨他一眼,抬手不輕不重地拍了拍他的臉,笑意有些涼。

“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們這些人,背後罵公主的時候可不是這副臉。”

旁邊幾人頓時訕笑。

之前……之前他們那兒知道這弱弱的公主真能靠得住?

“就是因為說過幾句壞話,這不是才要給公主賠罪嗎?”

“公主要是真賞臉來,我老趙先自罰三壇!”

“那我五壇!”

“誒——怎麼都沒瞧見公主的人影?公主去哪兒了?”

眾匪張起來,裴照野卻沒理會他們,逆著人群朝某個方向去。

果然在城糧倉,見到了那個披著雪白鬥篷的影。

太倉令正按驪珠的吩咐,開始盤點糧倉。

驪珠正把手埋進粟稻里,翻來翻去,去,滿臉都洋溢著幸福的氣息。

太倉令說,城糧倉,加起來大約有一百多萬石糧,數目還需要清點,待清點結束,便隨時都能調

的糧。

金燦燦,白花花的糧。

兩百多萬石呢!

“就知道你會在這里。”

裴照野的聲音忽而響在後。

廣告

驪珠回頭,見他從右肩上方靠了過來,偏過頭,一副似笑非笑的模樣瞧著

“見了糧食兩眼放,簡直跟老鼠一樣。”

驪珠嗔怒:“你敢說我像老鼠?”

“不敢,還是我比較像。”

“……你怎麼像了?”

年輕匪首垂下目,朝裾下方出的一截鞋面去。

“你說呢?”他笑問。

“……”

驪珠立刻將腳回了擺下。

了半天粟稻,得滿手是灰,裴照野帶著去外面的河邊洗手。

“你真要借糧給絳州賑災?”

驪珠嗯了一聲:“你覺得不好嗎?”

上次便聽裴照野與顧秉安閑聊時提起,說雁山那些起義軍已經初規模,短短一個月時間,就聚集起了五千人。

按這個速度,恐怕這個冬天還沒結束,他們就能拉起上萬人的隊伍。

雖然都是些烏合之眾,但這上萬人一旦起勢,就如同蝗蟲,很快便會沖擊絳州,還有與絳州接壤的鶴州、雲州兩地。

裴照野替洗了手,用帕子替干。

“沒什麼不好的,我覺得很好,你想做就去做。”

驪珠卻有些遲疑了。

“可是……”驪珠想起今晨玄英對說的那些話,“如果我下令賑災,會不會……有收買人心的嫌疑?”

裴照野掀起眼簾。

這麼快就意識到了?

之前不還一無所察嗎?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廣告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