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

88.7% / 149/168

他只能盡他所能,在那一刻來臨前,拉攏更多的覃氏族人站在公主這邊,如此,才能保全他們。

……

玄英與眾屬肩而過,將這些零星對話聽得清楚,時,面上含著淺笑。

長君問:“玄英姐何時如此高興?”

玄英看向書案前心無旁騖,面容凝肅的公主。

雖說心得有點早,但以裴將軍的才智威,換做任何一個君主,都該早做提防,不可令其一家獨大。

現在覃珣不吝財帛,傾囊相助,正是為了在公主面前博得一席之地,保全覃氏族人。

裴將軍和他邊的人當然不愿見此局面。

可對公主來說,這二人相互牽制,才是為君之道。

還好公主沒有因為太偏裴將軍,而棄覃珣而不用……

玄英將甜湯放在驪珠的案頭,掃了一眼正寫給明昭帝的書信——

【我與裴照野夫妻一,兩不相疑,榮辱與共,什麼分權制衡,早做防備的話,父皇休要再提!父皇還是多防備覃敬一二吧!】

【另,赤驪軍已有剿滅薛氏逆黨之力,無需覃戎相助,還請父皇早日下詔,令覃戎止戈罷兵】

玄英:“……”

驪珠一筆一劃寫得氣勢洶洶。

父皇都能信任非親非故的覃敬,為何不能信任自己的枕邊人?

制衡這個,制衡那個。

這還沒打幾場勝仗,就擔心功高震主,想著鳥盡弓藏。

偏不。

如果裴照野日後真的野心,要稱帝,要推翻沈家的朝廷,讓了史書上引狼室的雍朝罪人。

只要他能一統北方,驅逐烏桓,也認了。

父皇如此不爭氣!

還有雒那些朝臣,也不中用!

一個個放任薛允縱橫兩朝,結黨無數,害得裴照野每一仗都這麼難打!

“……公主,當真是信任裴將軍啊。”玄英無奈。

驪珠頭也不抬:“誰說的,他都把我騙得好慘,我再也不會相信他了!”

玄英:……你最好說的是真的。

至,楓葉漸紅,天一日比一日冷了起來。

驪珠的卻再沒病過。

全靠華醫師每日早晚與練劍。

武藝雖不能一日千里,卻讓驪珠不至于久伏案前,睡前耗盡力,晚上也終于能睡個囫圇覺了。

前線也不斷有好消息傳回。

“——裴將軍陳兵丹昌,已圍城兩日,丹昌城屯糧不足,最多半月,薛允必死無疑!”

公主府書房一片歡欣雀躍。

有人開起了玩笑,說要下注,猜丹昌城能撐幾日才會開城投降。

“最多二十日。”

“未必,我猜最多十五日吧?”

“薛允一路屠城無數,缺糧了就拿百姓做糧草,早已民心盡失,如今困于丹昌,只怕不等我們殺進去,城里自會嘩變——我猜十日!”

覃珣卻注意到公主未發一言。

“公主為何事煩憂?”

驪珠微微蹙眉:“睢南鄴都,薛家塢堡,到底還是被覃戎搶先一步占下了。”

裴照野征討薛允之時,覃戎也沒閑著。

借著掃幾個薛允部下的由頭,他迅速攻占了幾個富庶之地。

既斷了薛允糧草,同時也在充實他自己的腰包。

驪珠此刻倒沒空計較這些細節。

“而且……薛懷芳自打從清河郡逃亡後,是否就一直沒有面?”

覃珣:“是,裴將軍也囑咐我們探查薛懷芳的下落,他手下雖只有一萬人馬,但此人狠辣,視人命如草芥,不可不防。”

驪珠雖然在意,卻也沒有太過擔憂。

平寧、清河、伊陵各地,雖然只有三四千駐軍,但靠著幾家世族支援,城屯糧充足。

攻城戰向來是最難打的,除非敵人有十幾萬大軍,否則靠強攻極難攻下。

但無人料到——

薛懷芳不打算攻城,他要驪珠自己開城。

-

十月中旬,裴照野圍丹昌的第八日,薛懷芳派遣使者面見清河公主。

“……主與薛大都督祖孫誼深厚,實不忍見曾祖父死丹昌,只要公主愿意主一片孝心,主必不會傷平寧百姓半分。”

驪珠端坐上首,面如常,呼吸卻起伏劇烈。

滿座屬也并不比驪珠淡定多

薛懷芳!

難怪數月不見他蹤跡,他竟趁著秋漲,屯兵灤水河道,蓄水數月!

還編出這樣的說辭。

什麼祖孫誼深厚,他就是想以水灌平寧來威脅公主,讓公主下令召回裴照野,解了丹昌之困!

那使者頓時覺到滿室殺意朝他涌來。

屏退使者後,有人霍然起

“薛家本就有屠城之舉,即便水灌平寧,他薛家難道在乎這點名聲嗎?他是想毀公主的名聲!他這一淹,天下人只會說公主假仁義,棄百姓于不顧!”

“倘若公主召回裴將軍,可解他們丹昌困局;倘若公主棄城而逃,一損公主仁德之名,二可占據平寧,好歹毒的計策!”

“平寧四十多萬百姓,絕不能淪陷于公主治下。”

“當下應先準備護送公主,撤離平寧才是。”

眾屬八舌吵一片,但有一點是所有人的共識。

——裴照野不能再繼續攻打丹昌,必須立刻率大軍回援。

……

平寧郡外五十里的山坡上。

“……仲卿真的認為,那個清河公主會兩者都不選,而提出與我當面會談?這不是找死嗎?”

薛懷芳咬了一口香瓜,慢悠悠地問旁謀士。

謀士笑了笑,只問:

“若是主,面對此局,當作何解?”

“廢話,自然是立刻棄城,再尋良機以報此仇。”

河道決堤可不是開玩笑的。

兵來還有將擋,水來可沒有土掩,洪水過,只有一片死亡和瘟疫而已。

“這是主的想法,”謀士道,“對于這些自詡良善有原則的人,他們自有一套行事準則。”

薛懷芳冷笑。

“什麼行事準則?你不殺人人來殺你,世爭霸哪有不死人的?一郡百姓而已,這天下四十九郡,豈能因小失大?”

“難怪人人都說那個清河公主窩囊,要是真不肯棄這一郡百姓,任憑我以此拿,不僅窩囊,還是個蠢貨。”

謀士瞥了他一眼,垂下頭。

世中有兩種人最可怕。

一種是頭腦清醒的殺神,另一種是有實力兼濟天下的菩薩。

還有一種人最好對付。

自視甚高,看天下人皆不如他清醒高明,實際做事卻一塌糊涂的蠢材。

但愿他跟隨的這位主是無往不利的殺神,而非蠢材。

……

圓月高懸,平寧郡一片皎潔月

溫陵公主府

“走!當然要走!就算我此刻將裴照野召回,薛懷芳這種人又有沒有信用可言,丹昌之圍一解,他還是毀堤灌城怎麼辦?”

坐在左側的謝稽平靜頷首,道:

“確如公主所言,平寧郡不可留,公主應該棄城,撤至清河郡或伊陵郡。”

驪珠驚愕地張大

“您不勸勸我嗎?”

謝稽,很輕地嘆了口氣:

“我會勸公主輕徭薄賦,與民生息,但無法勸公主留下來與平寧郡共存亡,天下四十九郡,還有四十八郡等著公主去救,公主豈能止步于此?”

室一片靜默,博山爐飄出悠悠香霧。

驪珠不敢相信自己聽見了什麼。

他說……還有四十八郡等著

這句話中所包含的期許,已經昭然若揭。

“……那您呢?”驪珠問。

謝稽沒說留,也沒說走,他著窗欞的方向道:

“問天。”

什麼意思?

“我這幾日夜觀星象,兩日恐有流星將至,以分野之斷之,應該會落在平寧郡附近,如果天降巨石,將薛懷芳的軍隊砸死,平寧郡危機可解,走不走就無從談起了。”

驪珠:“……”

那看來是死也要死在平寧郡了。

書房,屬們正商議撤去清河郡的事宜。

這些瑣事不需要驪珠心,被華醫師催促回房休息。

失魂落魄的驪珠出了書房。

然而,等再回過神來時,卻已不知不覺地走上公主府最高的樓。

從這里遠眺而去,城燈火屋宇盡收眼底。

“……公主。”

玄英在後喚了一聲。

“不是還要給裴將軍寫信,召他回來嗎,天這麼冷,快回去吧。”

驪珠回過神來。

“哦哦。”

應了兩聲,又回過頭問玄英:“玄英,你想回清河嗎?”

玄英怔了一下,搖搖頭: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