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最初(完)

100.3% / 364/363

當初蘇允嫣對於柯安華移確實傷心,可事都過了幾百年,已經和另外一個男人相守了幾百年,對於柯安華的,早已拋到了九霄雲外。

看著他跑遠,蘇允嫣心裡和面上一樣平靜。

邊上丫鬟憤憤:「姑娘,您就是子太好了。」

蘇虎回來,帶回來了已經和柯府退親的消息。

這事不是,接著就在京城中傳開。這門婚事算是蘇允嫣低嫁,但也沒有低太多,放在京城中很是尋常。不過,後來蘇允慧和柯安華毫不避諱相約出遊,外人難免會多在意幾分。卻也沒想到蘇允嫣居然會一怒之下退親。

子退親,於名聲不好。

不過,蘇虎出了名的火子,著急了連朝中員都要手。所以,眾人並不敢多言。

倒是胡家聽說了母倆被足的事後跑上門試圖求

來的人是胡氏母親,老太太一臉嚴肅,沒有兒做了錯事的自覺,擺著岳母的譜,居高臨下道:「之賢是我們寵大的,你們多年夫妻,有什麼事不能好好商量?不看多年持後院的辛勞,你也要顧忌允慧的名聲。十六了,眼看就要議親,這個節骨眼上你罰了們母,不知道的,還以為們母做了多大的錯事呢。為人父母,得為孩子計之長遠,你不能因為一時之氣,毀了允慧一輩子。」

蘇虎一臉古怪:「允慧還有名聲?」

老太太一噎。

外孫和柯安華來往的事都知道,正想找機會到侯府告誡一番,誰知就出了事。

「年輕人嘛,偶遇後走上一段路也正常。兩家都要姻親了,以後還要同桌用膳,你計較這些,未免太小氣。」

蘇虎聽得出來老太太口中的高高在上的語氣,以前也這樣,胡家書香門第,看不起他一個人。所以,這些年來,蘇虎對於胡家的親戚足夠客氣,卻也只是客氣,本不親近。

以前老太太上門,他基本都不在府中,就算是在,也會很快找理由溜走。他當年就是不耐煩雙親管束才離家,如今更不可能委屈自己聽岳母的話。更何況,還是看不起他的岳母,他就更沒興緻捧著了。

「對,我就是小氣。」蘇虎坦:「允慧為了柯安華,居然想要淹死妹妹,胡之賢為母親不止沒有制止,反而幫著出主意。胡老夫人,若我知道胡之賢如此不分是非,當初我就算抗旨,也不會讓進門。」

老太太呆住。

只知道兒和孫足,但緣由卻是不知。不過,兒也經常給抱怨蘇允嫣就是。

兒認為,和蘇虎夫妻深,就是蘇允嫣礙事。只看到蘇允嫣,兒就心氣不順。偏偏蘇虎喜歡一家和睦,和不得不裝出慈母的模樣,著實委屈。

以前老太太也勸,不就是個閨麼,面子做了就行,等長大了一副嫁妝送走,一輩子也見不了幾回。老太太就是做夢也想不到兒居然會下手害人。大驚失:「會不會有誤會?」

胡氏不是普通人家兒,胡府肯定會上門求,所以,蘇虎早就防著今日,吩咐道:「把那些證人帶上來。」

老太太一臉麻木地聽完了眾人的供詞,這裡頭好幾個都是兒的陪嫁,堪稱心腹。們在胡府還有親戚,由們口中說出的話,基本不可能有假。

「老夫人,你若是不滿我的置,那我就只有找皇上分辨一二。」

老太太:「……」

如果真去找皇上評理,胡家對夫家孩子手的事就瞞不住了。

胡府在京城多年,家中子嗣眾多,分出了好幾房。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若此事傳開,還會影響其餘姑娘的婚事。甚至會有姑娘被休回家。

良久之後,老太太嘆息一聲,起告辭。

打發走了老太太,蘇虎正想歇會兒,管家走到近前,稟告道:「侯爺,今日二姑娘去看了二夫人,還帶了一把原來夫人佛堂中的香。」怕自己說得不清楚誤事,他還強調道:「夫人生病之前,已經點了那香兩個月之久。」

蘇虎霍然起,想要出門質問。好半晌,又緩緩坐了回去,擺擺手道:「知道了。」

他獨自坐在屋中,像是一尊雕像,久久,他才悠悠一嘆。

當年他不顧年邁的雙親跑出家門,現如今,孩子也不聽他的話。明知他厭惡什麼,偏偏還繼續做,且毫不掩飾。

胡氏母是這樣,小兒也是這樣。果然老天有眼,冥冥之中自有報應。

反正那香點著一時半會兒死不了人,胡氏也確實過分,蘇虎躊躇半晌,還是沒有去找兒,假裝不知此事。

蘇允嫣將家中賬本理清楚,從上到下換了不人,譚氏出不高,這些年來在佛堂中只顧求神拜佛,並沒有學理家。於是,蘇允嫣找了兩個擅長算賬的人管家,譚氏只需要吩咐下去,二人自然會把事辦妥。

騰出手來,問蘇虎要了一筆銀子,在京城郊外開了一間編坊,招了許多工。

編坊中的東西巧,賣得很快。並且,因為後頭的東家是侯府,一般人並不敢打編坊的主意。

蘇允嫣做過許多生意,知道下之,除了一開始找人費勁些,哪怕後來生意越做越大,也並不忙。

編坊財源滾滾,蘇允嫣賺了個盆滿缽滿。蘇虎沒想到兒九死一生之後,居然喜歡上了錢財,他很有些不能理解:「你一個姑娘家能花多銀子?爹難道養不起你?」

「我想幫幫那些人。」蘇允嫣看著不遠編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