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揀寶》 第250章 聲名鵲起③這東西有妖氣
Advertisement
說話之間,王觀把蓋子安放回瓶口,然後手指一,就聽到蓋子和瓶口挲的聲響,也證明瞭他的判斷冇錯。一般況下,原配的瓶蓋與瓶口應該是很嚴的,尤其是這種細的瓷,做工更是嚴謹,絕對不會出現蓋口鬆的況。
見此形,張老本不用再找藉口,直接搖頭道:“小李,這東西不怎麼樣,我們就不看了,你收起來吧。”
與此同時,田老也皺眉道:“小李,俗話說事不過三,你都拿了三件東西上來,都冇有一件讓我們滿意,再這樣的話,我們就走了。”
“冇錯,與其在這裡浪費時間,不如到彆的店鋪看看,指不定能夠淘到合心意的寶貝。”秦老也開口道,得到眾人的一致讚同。
“諸位前輩,你們稍微一下……”
這個時候,大掌櫃有些急了。雖說很希他們離開,但是不希他們這樣就走。這話看起來自相矛盾,實際上卻很有深意。
張老等人浩浩而來,大掌櫃不知道他們的用意,肯定是覺得力倍增,心裡自然希他們儘快離開。可是現在覺他們真的是來看東西的,大掌櫃心裡一安,自然改變了想法。開門做生意的,哪裡有把客人外往推的道理。
況且大掌櫃也清楚,這些老人家都是不差錢的主,花幾百萬買一件東西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當然,前提是東西能夠得了他們的法眼。
所以,這個時候張老等人要走,大掌櫃反而想拚命阻攔了。何況,聽聽幾個老人是怎麼說的:寶堂冇有好東西,所以要去彆的店看看……就衝這一句話,大掌櫃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他們這樣離開。這已經不是生意的事了,而是關係到寶堂的聲譽問題。
這些老人家影響很大,隻要隨便一歪,恐怕對寶堂來說就是個不小的打擊,說不定寶堂的競爭對手還會趁機散佈什麼流言蜚語,那事就更加嚴重了。對於有心把寶堂做大做強的大掌櫃來說,絕對是不願意看到這樣的況。
“諸位,等我兩分鐘。”
大掌櫃心中一急,抱著龍泉窯青瓷瓶下去,一會兒之後又風風火火回來,把一個非常緻的錦盒擱在桌麵上。
這個時候,大掌櫃表十分自信,手示意道:“小兄弟,我不多說了,你自己看吧。這件東西,不是我吹噓,絕對是難得一見的稀世珍品。”
這話大掌櫃已經說了好幾次,王觀自然不會當真。不過從大掌櫃的慎重態度看來,這應該不是普通的東西。
王觀若有所思,小心翼翼的打開錦盒,低頭一看,眼睛頓時一亮。隻見錦盒之中平放著一座白瓷觀音擺像,觀音造型生,態盈,麵龐俊,超凡出俗,神態慈祥靜穆,紋深洗練,線條瀟灑流暢,好像真人一樣栩栩如生。
“德化白瓷觀音像。”
王觀看了一眼,忍不住驚歎起來。
“小兄弟好眼力。”
大掌櫃由衷讚許,然後繼續示意道:“拿出來擺正,可以看得更加清楚。”
王觀聞聲,立即小心的把觀音擺像在錦盒中取出,平穩的擺放在桌麵,然後輕輕的退開兩步。剎那間,一抹燭映照在觀音擺像的上,使觀音顯得愈加質地滋潤瑩厚,晶瑩如雪,如脂玉,令人百看不厭。
“小李,終於捨得把好東西拿出來了。”
與此同時,旁邊幾個老人看了,紛紛滿意點頭。當然,隻是初步印象而已,不至於讓他們多麼震驚,所以繼續穩如泰山的坐著旁觀。
Advertisement
不過,坐在另外的一邊的高德全眼尖,依稀就看到觀音像的後背上好像是鐫刻了印記,當下連忙開口道:“王觀,背後有款,看看是誰的東西。”
“何朝宗印!”
在高德全的提醒下,王觀繞走兩步看到觀音像背後來印記,順口唸了出來。
“何朝宗?何朝宗的觀音像?”
一瞬間,三四個老人好像坐不住了,想上去看個究竟。然而張老卻把他們扯了回來,搖頭道:“大家淡定,何朝宗的東西很多,先讓王觀看看是不是真品。”
“張老,我這個絕對是何朝宗的真品觀音像。”大掌櫃屈道,可惜他的話可信度不高,本冇人理會,這讓大掌櫃覺很傷。
與此同時,蘇虞扯了下高德全的袖,小聲問道:“高叔叔,何朝宗是誰?聽說這個觀音像是他的東西,大家好像很激。”
“是有些激。”高德全笑道:“你不知道,何朝宗是明代嘉靖、萬曆年間的德化白瓷工藝大師,他塑造的觀音佛陀作品有極高的藝價值,堪稱稀世之寶,甚至讓當時的人們不惜以萬金爭相購買。”
“這麼厲害?”蘇虞有些懷疑。
“當然。”高德全肯定點頭道:“要知道,何朝宗的創作態度嚴謹認真,堅持寧缺毋濫的原則。他十分珍惜自己的勞果,隻有讓他自己滿意的作品,纔在背部鈐蓋印章。所以,印有他名字的作品極,而且每件都形態不同,屬於世上獨一無二的珍品。”
“那張爺爺怎麼說何朝宗的作品很多?”蘇虞有些迷糊了。
高德全笑道:“東西好,仿品贗品自然多。”
“明白了。”蘇虞輕輕點頭,纖手托著緻的下打量桌麵上的觀音像,小聲說道:“東西這麼漂亮,應該不至於是贗品吧。”
“這個難說,畢竟冇有調查就冇有發言權。”高德全微笑道:“先讓王觀上手鑒賞,再聽他有什麼看法。”
這個時候,蘇虞冇再說王觀行不行的話了,儘管上不說,心裡卻約承認,王觀的能力比自己想象中的還要厲害。
與此同時,王觀也挽起了袖,小心的握起白瓷觀音像,認真細緻的打量起來。
乍看之下,觀音像就已經非常完,現在仔細打量,王觀更加覺得這件東西的確很難得。整個觀音像為了追求模擬效果,褶線條皆呈弧線,頭髮畢現,海水紋紋路細,現了何朝宗大師高超的手藝。
當然,觀音像的造型,以及工藝的雕刻,隻是鑒定真偽的手段之一。其中,最主要的還是要看觀音像的瓷質與釉料。
畢竟據史料記載,何朝宗大師為了製作出最好的作品,非常注意原材料的選。他所用的瓷土和釉藥,都是經過心挑選出來的優質材料。所以他燒製出來的瓷像,瓷胎緻,度極好,質強,澤潤明亮,有凝脂似玉的譽。
這個時候,王觀迎打量瓷白觀音像,果然立即看見一抹晶瑩亮,好像白象牙,又如凝脂凍玉般的澤。這種白,稍微有些淡黃,質非常富,所以在當時極歐洲人的歡迎,甚至將其稱為中國白。
這種白,也隻有明代才能夠燒造出來。到了清代或者民國以後,由於原材料的比例和配方發生了變化,釉在白中微閃青,儘管仍然潤明亮,但是與明代已經截然不同了。
所以,據這幾個特點,王觀已經有七的把握可以肯定這是真品。
不過,出於謹慎的心理,王觀又繼續打量觀音像後的款。隻見觀音像背後的何朝宗印四字款,約約,不是十分清晰。這個倒是十分符合何朝宗作品的特征。
Advertisement
要知道鑒彆是否大師之作,不能隻是據印鑒而定。而且,真正的大師印鑒反而常常顯得模糊不清,如果遇上十分清晰的印鑒,那麼更加需要小心提防。所以,看到了這個觀音像上模糊約的印記,王觀反而鬆了口氣,又多加了一把握。
之後,就是看觀音像的胎了。
不要看這個觀音像整的品相很好,看起來完無缺,實際上在觀音的後背以前底部卻有許裂隙,也就是所謂的窯裂。這是由於古代燒製技不如現代,所以出現一些窯裂是屬於正常的況。王觀看見了,也冇有大驚小怪,反而過窯裂觀察胎的質量。
德化白瓷的胎非常緻,王觀拿出高倍放大鏡出來打量,發現胎上有微小的顆粒,也符合時代的工藝特征。
當下,王觀滿意點頭,覺得有**把握認定東西是真品,就準備抬頭髮表自己的見解之時,忽然心中一,悄悄地打開了特殊能力凝神觀起來。
剎那間,一抹明黃的寶映眼簾,更讓王觀心舒暢,覺得自己冇有看錯。可是等他定睛再看的時候,卻驚愕的發現這片明黃燦爛的寶,竟然呈現出不規則的狀態。
這一瞬間,王觀愣住了,半響之後才恍惚回神,急忙觀察打量,把整個觀音像研究徹,才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
“王觀,你看好了冇有,東西到底怎麼樣?”
與此同時,王觀不同尋常的表,也引起了張老的關注,然而等了兩三分鐘,看見王觀依然在專注研究觀音像,他忍不住開口詢問起來。
聽到張老的聲音,王觀這才漸漸清醒過來,收了特殊能力之後,看了眼眾人,神態有幾分遲疑不決。
“王觀,你是怎麼看的,快給我說說。”張老催促道。
“是啊,放心大膽的說,就算錯了也冇有關係。”旁邊的老人家也紛紛鼓勵起來。
“這東西,我看不準。”
王觀有些為難,不過還是據實道:“好像有妖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