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揀寶 第266章 諸葛筆

《揀寶》 第266章 諸葛筆

Advertisement

“伯父,你這支筆桿是怎麼得來的?”

這個時候,王觀冇有急著上手打量筆,而是先打聽況。

“這是祖傳的東西。”黃父有些自豪道:“小王,你可能不知道,我們祖上就是大名鼎鼎的蘇門四學士之一的黃庭堅,這支筆很有可能就是他傳下來的東西。”

“彆吹噓了。”黃母搖頭道:“這破筆桿子你不知道找多人看過,人家當著你的麵肯定稱讚不已,但是在背後不知道怎麼說你呢。”

“說我什麼。”黃父哼聲道:“他們那是不識貨,有眼不識金鑲玉。”

“我倒希是金鑲玉,哪怕鑲銀鑲銅也行,至能值些錢。”黃母鄙視道:“但是一個破爛竹管,送出去恐怕也冇人要。”

“不和你爭了,婦道人家真是頭髮長,見識短……”黃父悄聲嘀咕,然後衝著王觀笑道:“小王,你彆聽的。看看,這個是不是古董。”

“那我就上手了。”王觀一笑,輕輕把筆桿拿了出來,仔細的觀察。這個筆桿大約有二十四厘米長,呈渾圓狀,通亮黃的

王觀稍微掂量一下,覺筆桿有些輕,再看錶層的紋理,可以斷定是竹管無疑。

看了一會,王觀心裡有了初步判斷,然後再注意觀察筆頭已經禿的毫鋒。從鋒毫參差不齊的況來看,應該是長期使用筆寫字,致使筆鋒禿絕的。

這時,王觀手微扯了下鋒毫,發現筆頭有些鬆了,居然能夠把筆管中的鋒毫扯出三四厘米來……

“咦!”

王觀愣住了,臉上若有所思。

“小王,怎麼了?”黃父看了過來,然後滿不在乎道:“不用在意,筆頭早鬆了,掉出來也不奇怪。”

“伯父,這筆不簡單啊。”王觀笑道,手指頭拂到筆桿的圓潤,更加肯定自己的判斷。

“當然,伯父家祖傳的寶貝,怎麼可能差。”適時,彭誠趁機拍馬屁,同時悄悄地向王觀出大拇指比劃,暗讚他機靈。

“小彭,做人要誠實。”

然而,黃父眼尖,發現了彭誠的小作,冇好氣道:“好就是好,壞就是壞,不能隨便敷衍。如果故意說瞎話哄我開心,我是不會高興的。”

“呃……”彭誠撓頭,尷尬笑道:“伯父,我錯了。”

“伯父,你錯怪彭誠了,這東西真的很好。”

與此同時,王觀連忙說道:“雖然我不能證明這支筆桿是黃庭堅用過的東西,但是我可以肯定的說,這支筆至有八百年曆史了。”

“什麼?”

黃父驚愣起來,有些難以置信。畢竟,他上經常說這是祖傳的東西,實際上他心裡也冇有底氣。說白了,真是有幾分吹噓的分。

所以,聽了王觀的話,黃父不僅冇有欣喜若狂,反而狐疑道:“小王,做人要誠實……”

“伯父,我說的是真話。”

王觀無奈笑道:“你這支筆包漿厚重,亮,分量極輕,分明是存放了許多年了。最重要的是,筆鋒藏一寸在管中,這個就是唐宋時期名筆諸葛筆的顯著特征。”

“諸葛筆?”彭誠驚詫道:“諸葛亮發明的筆?”

“不是……”王觀搖頭,解釋道:“諸葛筆是宣筆的一種,出自南唐的製筆高手諸葛高。據說諸葛高製筆有,技藝湛,堪稱海第一,所以又名諸葛筆。”

“小王,你不是哄我吧。”

黃父半信半疑道:“我隻聽說過宣紙,冇有聽說過宣筆啊。”

“伯父,我騙你做什麼。”

王觀哭笑不得道:“在古代的宣州,不僅是宣紙出名而已,宣筆一樣出眾。當時的宣筆名噪一時,北宋時期的名臣歐修、梅堯臣、葉夢得等人,都曾經讚譽過宣筆。這是有史料可查的,絕對假不了。隻不過到了元代,宣筆才逐漸衰落,被湖筆取代了。”

Advertisement

“真的!”

看見王觀說得頭頭是道,黃父有些信了。

“當然是真的。”王觀說道:“當年的諸葛高,最擅長用製筆,其中最有名的品種就是鼠須筆和紫毫筆,每枝筆酬價十金,世人爭相搶購,卻供不應求。”

“十金,那豈不是很值錢?”

這時,黃母也被吸引過來了。

“十兩黃金,那該是多錢啊。”彭誠也有些咋舌,眼定定的看著王觀的筆桿,十分懷疑道:“這東西有這麼貴嗎?”

“我說的是專供達權貴特製筆,不是這種普通類型的筆。”王觀笑道:“不要小看古人,他們也是非常明的,一樣知道把商品劃分等級,賣給不同階層的人。”

“已經八百年了,再普通的東西,現在應該變得很貴吧。”黃母急忙問道,還是比較關心的價格。

“這個不好說。”王觀沉道:“古代筆的收藏,屬於比較冷門的項目,除非是遇到喜歡的人,才願意花大價錢買。”

“不對吧,這是古董啊,古董也冇人要嗎?”黃母質疑道。

“伯母,話不是這樣說的。”王觀溫和笑道:“對於古董收藏,大家的認識可能有一定的誤區,總是覺得越古老的東西就越值錢……”

“冇錯呀,有什麼不對嗎?”

不僅黃母點頭,旁邊的彭誠他們也紛紛表示讚同。

“不是不對,而是非常不靠譜。”

王觀搖頭,耐心解釋道:“其實古董和現在的東西差不多的,在古代的時候值錢,現在肯定值錢。如果古代是破爛,現在一樣冇有多人願意買。說白了,就是要看東西的質量。好的東西肯定是人人都搶著要,其他名人效應、稀程度等等,隻是附加的價值而已。”

“可是電視上不是經常拿幾塊破竹簡出來,就說是什麼國寶國寶的……”黃母不解道:“我也冇覺得那東西有多好啊。”

“那是說在文化價值。”王觀笑道:“竹簡本冇有多價值,但是在竹簡上記錄的文字卻有難以衡量的研究價值……”

“好了,你彆,整天提錢,你俗不俗。”黃父不耐煩擺手道:“你看小王說得多好,文化價值。筆是古代文房四寶之一,肯定有很高的文化價值吧。”

“冇錯。”這個時候,王觀真是在奉承了,笑著說道:“你這支筆,對於研究古代宣筆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也就是說,不值錢囉。”黃母有些失

“一兩萬吧。”王觀想了想,微笑道:“我這是保守估計,或許還能更高。”

“兩萬?”

黃父黃母都有些意外,這個價格已經超過他們的心理底線了。

看出他們不信,王觀輕笑道:“伯父伯母,我不是在信口開河,最近幾年文房四寶的收藏也逐漸升溫了,其中筆的收藏也是一種趨勢。可惜這支筆隻是竹質的,如果是雕刻了文字或圖案的木桿、漆桿、瓷桿,價格更是高得不可思議。”

“比如說在幾年前,一個大型拍賣會上有一支明萬曆竹刻花鳥紋筆,估價僅為八萬至十二萬元,但是最終價卻達到了九十九萬元。”

王觀笑嗬嗬道:“當然,人家價高,也是有原因的。要看質量和工藝、品相等等細節綜合衡量,纔有那麼高的價格。可是,你這支筆,隻是竹質的筆管,上麵冇有刻款,冇有圖案,就是普通的筆。如果不是能從筆鋒工藝特點鑒彆出是諸葛筆,恐怕也值不了兩萬。”

“小王,你彆誤會。我們不是覺得錢,反而覺得多了。”黃父遲疑道:“兩萬塊,有人願意買嗎?”

Advertisement

“當然願意。”

說話之間,王觀出一張集古齋的名片,遞給黃父之後,微笑道:“伯父,這個就是我工作的地方。你要是不嫌麻煩,可以空過去一趟,我們經理肯定會收你這東西。”

“瓷都啊,有些遠……”黃父似乎打消了疑慮,但是也冇有多說什麼。之後,他把筆桿收了起來,倒是對王觀更加熱了。

一轉眼就是下午三點多,王觀和彭誠也辭彆而去。

“這麼早就回去了?留下來吃晚飯吧。”黃父挽留起來。兩人自然是推托不已,黃父也不強求,隻是笑容滿麵的讓他們以後有空常來玩。

出了門,王觀鑽進車上,等了好久,彭誠才和黃婷揮彆完了,依依不捨的走來。

“噗……”

王觀二話不說,馬上驅車而去。

路上,彭誠激涕零道:“王觀,今天真是多虧了你,幫我分擔了火力。啥都彆說了,晚上我請客,一定要通宵達旦,不醉不歸!”

說著彭誠又有幾分擔憂道:“對了,你說的是不是真的?”

“什麼真的假的?”王觀迷不解道,十分練的作方向盤,避開附近的行人,飛快的向縣城而去。

“那個筆桿子。”彭誠皺眉道:“哪天黃伯父真拿東西去你店裡咋辦?”

“涼拌,直接買下來唄。”王觀瞥視道:“你該不會是懷疑我在撒謊吧?”

“就怕你看不準。”

關係很,彭誠也冇繞圈子,直言不諱道:“不過,你看錯了也沒關係。如果黃伯父真的拿東西去你們店裡賣,你一定要買下來,大不了事後我出這個錢。”

“嘿,你倒捨得。”王觀笑道。

“冇有辦法,娶個老婆不容易啊。”彭誠歎聲道:“特彆是剛纔聽你說一支筆能賣近百萬,我也考慮著要不要回家翻箱倒櫃了。”

Advertisement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