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安樂天下 第60章 太長公主(二)

《安樂天下》 第60章 太長公主(二)

月底,

祁佑年在馨華堂盤桓到傍晚,剛纔離去。他還要回到威武候府中,將這個好消息告知家人。他父親威武候和幾位兄長雖然在北邊領兵,但是他母親威武侯夫人和幾位嫂子卻在府中。

“雖不好就急著宣揚出去,可是家裡人還是應該早點兒知道。”祁佑年是這樣說的。

紀曉棠對比表示同意。

這一夜,紀曉棠睡的非常香甜,第二天早起,也覺得心是前所未有的好。

這一天,紀曉棠也就不再外出,而是到景華堂來,陪著紀二太太做針線。

長生到紀二老爺的書房中去了,一會的工夫,紀曉蕓也過來了,再有程嬤嬤、錦兒、繡兒,香草和香秀幾個,都是心腹中的心腹,再沒什麼話是不能說的。

紀二太太心中歡喜,一邊做著針線,一邊就說要給紀曉棠置辦嫁妝。

只要秦敏那邊從宮中出來,取得了韓太后和隆慶帝的同意,祁佑年和紀曉棠的婚事就要辦起來了。

如今大秦境和境外都不十分安,說不準什麼時候祁佑年又得帶兵出征,一旦親事定下來,威武侯府那邊肯定是希兩人儘快完婚的。

紀二太太雖然覺得紀曉棠年紀還小,也捨不得,但是考慮到威武侯府的況,也不好拒絕。

“……大件的傢俱這些年慢慢地都預備了一些,都留在清遠,要和你爹爹商量,打發穩妥的人去接了來,還得再打發人往蘇杭去一趟,多多采辦些上好的尺頭……這京中的繡娘不知道往哪裡去找,不然就乾脆都從蘇杭那邊找吧……又怕侯府那邊日子催的,來不及……”

要嫁兒,紀二太太心的事實在是太多了。

Advertisement

幾個丫頭也都嘰嘰喳喳地跟著出主意,都說繡娘略請幾個就好。要是不嫌棄,們日夜趕工,就能將紀曉棠出嫁所用的繡品都被準備齊全了。

紀曉蕓是剛剛知道了紀曉棠和祁佑年的事,看樣子非常驚訝。

“我也能幫曉棠繡些東西。要是不嫌棄,我那裡還有好多東西,從來沒有用過。”紀曉蕓說的是的嫁妝。

“你們姐妹,有什麼嫌棄的。”紀二太太聽紀曉蕓這樣說,就很高興。“只是也大不可必你的東西。咱們多出些錢,就是時間些,也能置辦的起來。”

衆人就都點頭。

一屋子都是喜慶的氣氛,大家無不爲紀曉棠開心。

紀曉棠自己也是開心,一邊等著宮中的消息。

到了午時,外面就有人進來稟報,說是祁佑年來了。

紀二太太忙就說了聲請。

很快,紀二老爺就帶著祁佑年來了,邊還跟著長生。

紀曉棠一看祁佑年的臉,就知道。必定是秦敏那裡傳來了喜訊。

果然不出所料,祁佑年坐下,就告訴衆人,秦敏剛剛從宮中出來,現在已經回了敬慈庵了。

原來,今天一早,祁佑年就往敬慈庵,他親自陪同著秦敏進宮。

“祖母和太后是怎樣談的?”紀曉棠就問。

這個問題,祁佑年卻無法回答。

他陪著秦敏進了慈寧宮,韓太后還因爲長寧的事。向他和秦敏道了歉,並告訴他們,長寧已經被關在了偏殿,正在閉門思過。

韓太后對於秦敏非常客氣。但是秦敏和韓太后談正事的時候,他卻並不在旁邊。韓太后和秦敏將他支開,那段時間,他都和隆慶帝在一起。

秦敏和韓太后怎樣談的,祁佑年雖然不知道,但並不影響結果。

Advertisement

韓太后已經同意了祁佑年和紀曉棠的親事。並且答應,會約束長寧,以後絕不會讓長寧打攪紀曉棠和祁佑年。

祁佑年從宮中出來,送了秦敏回敬慈庵,就來馨華堂告訴紀曉棠這個好消息。

“太好了!”屋中衆人都爲兩個人歡喜。

眼看就是午膳的時候,紀二太太就要留祁佑年在馨華堂用膳。

祁佑年卻笑著搖頭。

他來馨華堂,首先是告知這個好消息,另外就是奉了秦敏的吩咐,要接紀曉棠往敬慈庵去。秦敏準備了飯菜,要祁佑年和紀曉棠陪著用午膳。

“既然是太長公主的吩咐,我就不留你了,曉棠自然也是跟你同去的。”紀二太太立刻就道。

紀二老爺也笑著點頭。

紀曉棠就讓祁佑年在景華堂稍坐,回妍華堂換裳。

程嬤嬤幫紀曉棠挑了一套湖的衫,與錦兒和繡兒一起給紀曉棠換上。紀曉棠按了按鬢角,又照著鏡子,將赤金發換了玳瑁的。

正好程嬤嬤擡起頭來,紀曉棠在鏡中就看見了程嬤嬤的臉。

今天在景華堂,大家都非常高興,只有兩個人,似乎沒那麼高興。

這兩個人,一個是紀曉蕓,另外一個,就是程嬤嬤。

程嬤嬤沒有理由不爲高興。

“嬤嬤在想什麼?”紀曉棠擺手,將錦兒和繡兒都支了開去,只問程嬤嬤。

“縣主……”程嬤嬤言又止。

“嬤嬤有話儘管直說。”紀曉棠就道。們主僕相已久,相互已經非常信任和了解。

“也沒有什麼,”程嬤嬤還是猶豫了片刻,這才說道,“或許是這兩天沒有休息好的緣故,我這右眼皮子跳的厲害,心裡總覺得有些……有些發虛似的……”總有種的預,似乎是有什麼不好的事要發生了。

Advertisement

後面這半句話,程嬤嬤並沒有說出來。

如果不是紀曉棠,前面那些話,也絕對不會說。

紀曉棠剛剛得了好消息,就要心想事,大家都在開心,說這樣的話,總有些討黴頭的意思。

紀曉棠卻毫沒有怪罪程嬤嬤的意思。

“不瞞嬤嬤說,這兩天,我也總有些心裡不落實……”這種,是紀曉棠從來沒有過的。“或許。是因爲好消息來的太意外,太快了,我們還反應不過來。”

“應該是這樣的。”程嬤嬤立刻就道。

這種喜事臨頭,有些不敢相信的覺。一般人也會有。

紀曉棠和程嬤嬤對視了一眼,就都笑了。

一切收拾妥當,紀曉棠帶著人從妍華堂中出來,迎面就遇到了紀曉蓮。

“縣主……曉棠……”紀曉蓮看見紀曉棠,立刻熱地迎了上來。一開始還不知道怎麼稱呼紀曉棠的好。最後才決定了,還是稱呼紀曉棠爲縣主。

“縣主今天格外彩照人,這是要往哪裡去!”

紀曉棠沒有立刻答話,而是仔細地打量了紀曉蓮一眼。

因爲紀大太太剛剛過世的緣故,紀曉蓮雖沒有濃妝豔飾,但也經過心的打扮,一張臉上都是討好的神

紀曉蓮歷來自視甚高,誇獎別人漂亮,尤其這個別人還是紀曉棠,這是從來沒有過的。

不等紀曉棠答話。紀曉蓮已經繼續陪笑說了下去。

“縣主,我都知道了,恭喜縣主。”

秦敏進宮一切順利,韓太后答應,明天就會下旨意,給和祁佑年指婚。因此,這件事景華堂那邊也就沒有再刻意瞞。

紀曉蓮因此知道了,並不稀奇。

“多謝大姐姐。大姐姐這是往哪裡去?”紀曉棠的心好,對紀曉蓮就多說了一句話。

“……正要去萱華堂,陪一陪祖母。曉棠。過兩天,我就要進宮了,也想聽聽祖母有什麼訓示,還有。曉棠可有什麼教我的?”紀曉蓮話中另有所指。

“我的意思,大姐姐還是不去的好。”紀曉棠乾脆地道。

紀曉蓮彷彿迎頭被淋了一頭冰水。是知道了祁佑年和紀曉棠即將訂婚的消息,覺得紀曉棠不再進宮備選,的競爭對手就了一個。

而且,不再是競爭對手,紀曉棠應該不會介意幫的忙。

或者是在宮中得一個好的位份。或者乾脆就……乾脆就嫁進安王府中,做了安王妃。

秦震本來屬意紀曉棠,如今紀曉棠要被指給祁佑年,換做了安王妃,依舊是安王府與馨華堂聯姻。

因爲懷著這樣的念頭,打聽著紀曉棠這麼的靜,等不及紀曉棠從敬慈庵回來,就興沖沖地到妍華堂外面來等著紀曉棠。

是等到了紀曉棠,卻沒等到好消息,等到的只有紀曉棠的冷言冷語。

“縣主,你已經不能進宮,我進宮出息了,也是馨華堂的彩,於縣主也有好。縣主何苦……,我若是以前有什麼對不住縣主的地方,還請縣主海涵。縣主但凡有所差遣,我沒有不應承的。”紀曉蓮臉上的笑容有些發乾,卻依舊說道。

“大姐姐是打定了主意了?”紀曉棠暗暗嘆氣,又問了一句。

“是的。”紀曉蓮重重地點頭。

“那好吧,大姐姐此次進宮,必定能夠如願以償。”紀曉棠淡淡地說道。

“真的?”紀曉蓮的眼睛立刻就亮了。

認爲,這是紀曉棠應承下來,會暗地裡幫助

“縣主……”紀曉蓮就想趁此機會,向紀曉棠進一步地提出要求。

然而紀曉棠說完了那一句,就不肯再多說了。

“我言盡於此,大姐姐好自爲之吧。”紀曉棠留下這樣一句話,就帶著人越過紀曉蓮走了。

紀曉蓮卻在原地站了許久,心中又是高興,又是發酸。

“……等著瞧吧,你現在再得意,最終不過是侯爺夫人,等我進了宮,卻還是在你之上的,到時候看你還能在我面前這樣驕傲!”

……

紀曉棠往敬慈庵去,並沒有擺縣主的車駕,而是輕車簡從,只是這次卻不再避人,祁佑年騎馬帶著幾個親兵校尉,護衛著馬車,大大方方地往敬慈庵來。

到了敬慈庵的正門,早有人等候,將門打開,迎了兩人進去。

秦敏依舊是在舍招待兩人。

“祖母。”紀曉棠見了秦敏,忙上前行禮。不僅喜歡這位太長公主,也真心,肯爲了和祁佑年的事出頭。

“好孩子,快起來說話。”秦敏手拉起紀曉棠。就讓紀曉棠在自己邊坐了。

“……太后也好,陛下也好,總歸都肯給我老婆子幾分面子。明天,太后就會有懿旨。將你指給阿佑。”

有韓太后和隆慶帝指婚,又比一般的婚假更爲面隆重。就是以後進了威武侯府,在婆婆和衆妯娌們面前,也多幾分面。當然,有縣主的封號。本來也不擔心這些。但是,有聖旨,終歸還是比沒有聖旨好。

太后和隆慶帝指婚,其實也是對威武侯府的恩寵。

和祁佑年的姻緣,就算是賜的了,再也不怕誰會來拆散。

“還是要激祖母,祖母這些年足不出戶,爲了我和阿佑的事,還要進宮,在太后和陛下跟前說話……”紀曉棠笑著說道。

“你這孩子。就是會人。我這些年在敬慈庵不出去,並不是因爲有什麼著我,外面並沒有我掛心的事。爲了你們這樁事,一切都是值得的。”秦敏笑。

“曉棠,祖母與你一見如故,對你並沒有別的要求。只要你好好待阿佑,與阿佑相互扶持,守好侯府。”秦敏拉著紀曉棠的手,似乎現在就要把威武侯府到紀曉棠手上似的。

“祖母,我答應你。我一定會好好照顧阿佑。守護侯府。”

“阿佑。”秦敏就將另一隻手遞給祁佑年。

祁佑年握住了秦敏的手:“祖母,我向你發誓,這輩子都會好好待曉棠,將侯府發揚大。”

“這就好。這就好。”秦敏滿意地連連點頭,突然又笑了,眼睛看著紀曉棠,“再有一個要求呢,就是要曉棠多給我生幾個好曾孫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