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首輔大人的養花守則 第47章 寺廟幽會 綠葉從中過,片花不沾身。……

《首輔大人的養花守則》 第47章 寺廟幽會 綠葉從中過,片花不沾身。……

第47章 寺廟幽會 綠葉從中過,片花不沾。……

又是一年三月三, 上巳節。

芳嬤嬤將親手制的蘭草香囊佩在冬寧的腰間,笑著給送祝語:“祝願我們寧姐兒,平平安安, 健康無憂。”

“謝謝孃孃!”冬寧高興極了, 像個小尾一樣跟在芳嬤嬤後, 乖巧地幫往籃子裏放著各飯食:涼、烏米飯、薺菜煮蛋、幹炸小黃魚……等等,這些都是芳嬤嬤一早起來便著手準備的。

而今春正好, 三月初, 正是賞花踏春的好時節。冬寧慣常閑不住,在屋子裏待得悶,老早就嚷著要去京郊尋春。

芳嬤嬤也是頗有興致,忙前忙後地,替把踏春要用的一應什都打點清楚, 當然了, 還不忘叮囑必須給披上披風。

“我不要嘛!現在天兒都回暖了, 老戴著那玩意兒幹嘛?怪礙事的。”冬寧坐在妝臺前擺弄的胭脂, 一邊挑挑揀揀,一邊不滿地抗議。

“那不!這時節最怕倒春寒, 你那個子我還不曉得?一不留神就要著涼,必須把披風老實給我披著!”芳嬤嬤口中斥責,打開櫃就在裏面尋,忽而, 在鮮麗的錦繡綢緞中,出現了一疊制的暗青, 夾在裏頭格外打眼。

嗨呀!連忙將那疊披風出。

自己真是老糊塗了,怎麽能把那男子的件和寧姐兒的放在了一起呢?

揣在手裏,腳步一拔, 轉就往門外走。

冬寧恰用餘瞥見,趕忙:“孃孃!你揣著個什麽呢?”

芳嬤嬤只得停住,把那疊披風在手中揚了揚,“這個東西,日後也用不著了,放著也是礙事,趕地我就把它丟了去。”

冬寧愣了瞬,這才反應過來,就是方仕英給披在肩上的披風。

Advertisement

當時被章淩之嚇住了,總覺得他一雙眼睛就在背後冰涼涼盯著自己,連個招呼也不敢跟方仕英打,急就上了馬車。回家才恍然發現,自己竟就這麽稀裏糊塗,把人家的披風也穿回來了。

立馬從椅子上跳起,奪過手中的披風,“不興扔的!這又不是我的東西,日後總要還給人家的。”

芳嬤嬤眼睛都直了,“怎麽?你還打量著再去那百戲閣尋他?我告訴你,你想都別想!”

莫說是章淩之不同意,就是,也不能同意。

那方仕英是個什麽人?他還敢肖想家寧姐兒?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

冬寧咕嘟個,又坐回了椅子裏,把那披風放在上,只是盯著它,沉默不語。

又不想起夜風中,他高大立的影,還有行走時那上下顛簸的背影,總是罩著一層落寞的灰,讓每每憶及,心中都莫名生出酸楚。

“嗨呀!”瞧那失神發怔的樣兒,芳嬤嬤氣得一跺腳,“你個癡兒!那種男人有什麽好想的?”

“嘖!”冬寧不滿地蹙眉,凜然有聲地反駁:“孃孃你瞎說什麽呢?我就是覺著他……”聲音又了下去:“怪可憐的……”

憐憫,有時候就是憐的肇始,這并非什麽好兆頭。

芳嬤嬤一把扯過那披風,“行了行了,不扔先。你趕的,別磨蹭太久,瞧瞧這都什麽時辰了,半天還出不了門。”

掰扯太久,芳嬤嬤只想趕揭過這個話頭,反正只要看管得,日後也沒什麽同那方仕英來往的機會。

冬寧興沖沖挑了款海棠紅,在臉上和上一點,原本有點病氣的雪立馬彩照人,真如初綻的海棠,鮮,好不惹人。

“孃孃!我好啦!”

Advertisement

邁過門檻,墜著珍珠的馬面撞出清響,撲過來的時候,芳嬤嬤正把兩壺水裝好,籃子往手上一挎,“走吧。”

三月的京都,草長鶯飛,新綠鋪滿大地,又是一派盎然的景象。

這時節,大家都趕春景,西京的潭柘寺便是個好去。翠綠的茂植中,古剎掩映,悠揚的梵音盤旋在寺頂,莊重肅穆。

寺廟外,種著排排杏樹,遠去,真如春雪簌簌枝頭。走近看,風一吹,拂了香客滿肩。

京中的人,不論老往春天的潭柘寺來,或為上香拜佛,或為賞花踏春,總之地,是個熱鬧的去

潭柘寺在半山腰,馬車無法通行,只得在山腳停下。

芳嬤嬤扶著冬寧下了馬車,朝著車夫笑道:“師傅辛苦,勞您在山下稍事歇息,約莫兩個時辰後,我們便會下得山來。”

那車夫點點頭,沒有多餘的話。

目送主仆二人上了石階,他也并未走遠,只尋個附近的大樹樁子,把馬車一栓,人窩進車廂裏,瞇覺去了。

“咯噠咯噠”,遠遠地,有馬蹄聲傳來,隨後是人跳下馬,布鞋陷進草中的聲音。

車簾子開,有人拍拍他的,“哎!人呢?”

車夫懶洋洋隨手一指,“上山去了。”

唰地放下簾子,那人提起袍就快步跑,三步并做兩步往山上石階爬,眼裏拼命搜尋著主仆二人的影。

這要是把人跟丟了,回頭主子非得擰下自己腦袋不可!

不多時,那悉的裊娜姿出現在視野裏,伴隨著陣陣歡笑聲,過湧的人群傳來。

他長舒口氣,阿彌陀佛,總算是找著了。不敢靠太近,怕們發現,只好借著人群的掩映,亦步亦趨地跟在後,留意著靜。

冬寧進了大雄寶殿,跪在佛像前,替父母求了個平安符。再轉頭搜尋芳嬤嬤的影,見正坐在殿西角,問僧人解簽。

Advertisement

只好先行出了大殿,到院後氣。

潭柘寺的院子裏,種著株高大的杏花樹,據說已有百年歷史,枝幹盤虬臥龍,深紮泥土裏。這樣旺盛的生命力,方才滋養出枝頭那繁茂盛放的杏花。

雪白的杏花染著淡,風吹瓣,翻飛著,出蘇蘇聲,下熠熠生輝。

冬寧站在樹下,仰頭看了那杏花許久,許久。

什麽也沒有在想,只是純粹地欣賞,以至于那暖打在上,杏花搖曳著朝肩頭落下,角便不自覺彎出幸福的弧度。

每當開春時,萬複蘇,這種覺也隨之來得更強烈:活著,真好。

“雪兒?”

後有人喚

轉頭,肩上的杏花輕輕拂落,眼底的驚詫卻是怎麽也抖落不掉,晶亮的眼珠顯出幾懵懂,又有些許天然的憨。

裴延到底還是看愣住了。

剛剛在回廊上,他便已窺了許久,整理了一番心,方才敢上前問好。可一對上清澈的眼,大腦便又空白了幾瞬。

“裴延哥哥?”輕的低喚從口中溢出。

只這一句問候,剎那便解了他百般相思之苦。可又有更多的,自心底蔓上來。

他清了清嗓子,張地吞咽了一下,這才敢邁開步子上前來,“雪兒姑娘,真是巧呵,你今日也來這潭柘寺上香?”

“嗯,是呀。”冬寧只輕點頭,淡淡應一句,不見喜,甚至似有幾分疏離。

現在看到裴延,總想起方仕英那條斷,雖說那人說得模棱兩可,可京中有權勢的裴氏就只他一家說得上名號。這事兒自是不能怪到裴延頭上,也不知是他族中哪個宵小,可總心裏不舒服,連帶著因為這個姓氏,對他也生出點隔來。

察覺到姑娘的冷淡,裴延臉青白了一陣,終是著頭皮道:“難得今日有緣,我恰在玉泉山裏備了條畫舫,預備游湖賞春呢。不知在下是否有此榮幸,能邀雪兒姑娘一同前往?”

玉泉山?乍一聽,著實有點心。這玉泉山乃皇家園林,向來為宮廷所用,但若皇帝賜下恩典,朝中員也是可以憑借禮部出的“游園牒”,進園游覽的。玉泉山的景,并非人人能得以一見,看得不僅是自然裏的風,更是人面子上的風

冬寧到好奇,也是為那“皇家境”的噱頭所吸引,也琢磨,這尋常只有皇室才配欣賞的景,究竟是何等模樣?

但很快地,一想到方仕英那一瘸一拐的影,還有他在臺上踐踏尊嚴地扮醜作怪,這心裏頭,又對這種所謂“特權”,生出些反來。

“不了,我怕耽擱太久回去晚了,家中長輩又要責怪。”

這家中長輩,顯然說得就是章淩之。現在倒是生疏,不似以前,一口一個“小叔叔”得格外親熱。

但這也并未能安到他,因為顯見地,對自己更是疏遠了。

心中無限挫敗,裴延不知自己錯做了什麽,可又不甘心放棄,只好厚著臉皮繼續搭茬,“那也無妨,我們游快點……”

冬寧眉頭已經開始蹙起,似是頗有不悅。

“哎!真是巧了嗨!”

芳嬤嬤亮著那大嗓門,從殿出來,“這不是裴小公子嗎?怎麽你今日也來這兒潭柘寺了?”

裴延一轉頭,子立馬僵直地立住,朝芳嬤嬤投去個求助的眼神。芳嬤嬤只當沒看到,過來挽上冬寧的胳膊,“怎麽了?兩個人說完話沒?”

“嗯。”冬寧點頭,“孃孃,我們回吧。”說完,轉便走。

“哎……”裴延張著,話卻堵嚨裏,急得臉都憋紅了,只是不知該怎麽辦好。

芳嬤嬤子是轉過去了,臉卻撇過來,朝他使勁眨眼。

裴延剎那明白過來,一個大步上前,攔在冬寧跟前,將那個游湖的請求又死乞白賴地說了一遍。

“游玉泉山?好呀!”芳嬤嬤驚呼出聲,扯扯冬寧的胳膊,“寧姐兒,聽說那地方,可不是輕易能進去的。我都有點心了,你真不想去看看?”

冬寧心中有點奇怪,可也說不上來,只轉頭看向芳嬤嬤道:“孃孃想去嗎?”

“想的呀,去看看嘛,今日本也是踏青來了。那玉泉山的春景,過了這村兒,以後可就沒這店了。”

垂頭思索片刻,只好點點頭,“嗯,孃孃想去,那我們就去。”

裴延大吸一口氣,那笑實在藏不住,角都快咧到耳朵了。“那我們走,馬車就在山下候著呢。”隨後朝躲在廊檐的小廝招招手,那人趕地踱步出來。

“快,替嬤嬤拿上東西。”他忙不疊吩咐。

小廝從順如流地將芳嬤嬤挽在臂間的籃子取下,惹得芳嬤嬤更是合不攏,“勞煩,勞煩了。”

冬寧再次奇怪地看一眼芳嬤嬤,心中不由生出點古怪的猜測:今日上裴延,真的只是“偶遇”嗎?

下得山下來,芳嬤嬤先裴延去取馬車,自己又留了個心眼,專門尋到章府的車夫,同他道:“勞駕您,等了這半天。我和姑娘想自己走走散心,順便去街上逛逛,您把馬車趕回府吧,不用管我們了。”

那車夫打個哈欠,沒管那麽多,又甩起馬鞭,駕著車回去了。

見馬車揚塵遠去,方才舒口氣,把一顆心放回肚子裏。

自己領寧姐兒同裴延私會這事兒,要章淩之知道,不死也得層皮。

*

徹底落了山,灰黑的天空在頭頂,碩大的雲朵像浸染了墨,靜靜漂浮在空中。

芳嬤嬤挽著冬寧,沿街燈灑得亮堂的路磚,慢慢往章府的方向挪。

“這玉泉山的景,還真是不一般,就說那什麽‘裂帛泉’,哎,這聲音,那一個脆,往常真是沒聽過的,怪不得‘裂帛’呢。”芳嬤嬤嘖嘖有聲地回味,冬寧只是靜聽著,低頭踩著地上的磚,不知在想些什麽。

瞥眼瞄一下冬寧,見小姑娘不為所,沒有搭話的意思,趕忙地又繼續扇風,“要我說,這裴小公子真是個有心思的,這次要不是跟著他沾,咱這輩子都不一定有機會見識呢。”

越說越來勁兒,拉拉冬寧的小臂,笑道:“就說他備的那晚膳,新鮮撈上來的河豚,片得又是那樣細,嘖,這世我都沒嘗過那樣鮮脆的東西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