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今歲有長春 第120章 第 120 章 “放肆!”

《今歲有長春》 第120章 第 120 章 “放肆!”

第120章 第 120 章 “放肆!”

杭州水患的事很快就傳到了京城, 朝堂上對于賑災的事宜討論了很久。

只因有人覺得這次賑災不只需要質上的支援,還需要對當地的水利建設進行改善。

因江南地區在這個時節總是多雨,杭州又長江下游, 水網縱橫錯, 所以一旦遇上雨季, 就極易容易發生洪澇現象。

此前,每隔一段時間朝廷都會對江南地區的水利設施進行修繕, 以應對雨季漲水帶來的洪澇影響,本來距離下一次修繕還有一年的。結果這一次就逢上江南暴雨, 水位急速上漲, 淹了好幾個縣。

所以朝廷決定這一次不僅要賑災, 還要對江南地t區水利系進行改善, 以求更好地預防未來幾年的水患事宜。

撥款賑災并非全部銀錢都由京城發出, 其中還有一部分由當地府和周邊府的常平倉應對。

但從京城撥出的這一部分, 朝堂上就有人提議由裴清帶去杭州,因為朝廷這一次不僅打算要賑災,還要打算修繕河道上的堤壩。

史說,裴清曾在蘇州任職,任職期間, 修建攔河堰,做了諸多防洪之事,所以這一次與杭州相鄰的蘇州,在同樣的暴雨況下就并未遭到洪澇侵襲,既然如此, 說明裴清所做之事就是極為有用的,而蘇杭相鄰,他的經驗或許就能在此次杭州之事上派上用場。

——

林舒窈坐在榻上看著裴清收拾著這次要帶在路上的東西, 突然嘆一口氣。

裴清停下作,回過頭去看,又坐到邊,溫聲道:“這次去雖然不僅是為了賑災,但是改善當地水利條件那些事,其實也只需要我配合著當地員給出一個讓他們修繕的方案就可以了,不會耽誤太久的。”

Advertisement

林舒窈又嘆一聲:“你這婚假可真是難補。”

慶王和林蔚叛的事已經過去了兩個月,朝廷中各個衙門也在這段時間慢慢恢複過來,本來說好的,裴清趁著一切向好的時候就去讓皇帝把婚假補回來,結果不僅沒補還被安排去了江南,這一來一去又得幾個月。

而這三番五次的補假不,林舒窈竟也習慣了,在裴清回來給說明況的,除了嘆幾口氣也平淡地接了。

問:“你這次去蔣奇會跟著你吧?”

裴清點頭:“嗯,怎麽了?”

林舒窈提議:“我在想,要不你把楊佑也帶著,災區的秩序一向很,多帶個人多份保障。”

裴清微笑:“不用了,我就是不帶他們,朝廷也會安排侍衛給我,你現在經常在外面跑,楊佑還是你帶著比較好。”

林舒窈妥協:“好吧,反正你自己多注意著些。”

說著,又從懷中掏出一個平安符:“這是我之前去寺廟裏求的,你這一次戴在上。”

裴清驚訝:“你什麽時候去的?”

林舒窈擡眼看他一眼,手出去將平安福系在他腰帶上又呿道:“就前幾天,那天你正忙,我也是剛好出去辦事的地方離寺廟近,便順道求了一個,本想回來就拿給你的,結果你那天回來得太晚了,我就忘記了,直到現在才想起來。”

東西系好後,昂首叮囑道:“就這樣戴著,不許取啊。”

裴清俯眼看向,溫說好。

——

裴清到了杭州才知道這裏災有多嚴重,一連兩月,雨基本沒停過,隨便踩在哪地方都有一個水坑。

也是因為這樣的大雨,許多地方都決了堤,于是便洪水泛濫,淹沒了農田,沖垮了農舍,所以當務之急就是將那些坍塌的堤壩修繕好。

Advertisement

除此以外,裴清還發現了因為多年河沙的堆積,有些河道已經改了流向,或者多了分支,若按照之前的堤壩排布來防水,效果恐怕就不那麽好了,于是他便據河道重新選定了修建堤壩的位置。

杭州洪災這種影響較大的災害,當地府都會經常向朝廷彙報進度。

裴清到了杭州之後不久,長安就收到了災被控制住的奏報,一時間朝堂上許多人尤其是戶部都松了口氣,而也在這個時候多了許多對裴清稱揚,把治水之功都歸于他一,還有奏請恩賞他的奏折。

周以桉收到災被控制下來的消息自是放心了不,然而連帶著這麽多替裴清求恩賞的聲明,他心裏又有種說不出的覺。

就是有些不舒服。

他心中不停安著自己這是好事,不過救災來說還是他有裴清這樣的臣子來說,都是好事。

周以桉下那些不暢,把有關杭州的折子飛快過完後就放到了一邊,快速投到其他事中了。

——

裴清不在京時,林舒窈要想知曉朝廷裏的事就只有從手下的那幾個員裏了解。

其實此舉不僅是想知道朝廷的風向,更是想要知道裴清的向和境,裴清一人在外,總得在京城多照看著些。

要說裴清近段時間飽贊揚,自然是好事,但林舒窈卻覺得有些不安。

雖然治水救災的確是好事,但是也不至于掀起這麽大面積的誇獎,而且這其中還包括幾名史,史都不挑刺來誇人了,確實就有些離譜了。

然而雖說林舒窈猜測史的事可能和陸游川有關,但其實也知道,這樣多的誇獎,也和裴清自己有關。

之前就有很多員因為裴清的晉升快和與皇帝關系的好的緣故而對他多有推崇和擁戴,如今他又在杭州治水救災立了功,那些員自然就要趁著這個機會表示一番。

Advertisement

其實這些員這樣做也不只是為了向裴清示好,而是認為裴清皇帝重用,那麽他們多向皇帝稱揚他,便也是踩到了皇帝的喜好上,所以他們也是覺得這是再向皇帝示好。

可是過猶不及,太多人這樣做了,對裴清來說就不一定是好事了。

林舒窈深絕其中的道理,所以現在能做的就是讓手下的那幾個員在這種況下,不要去跟風,同時多讓他們上奏了其他事,轉移朝堂的注意力。

然而朝堂上的風向能想辦法控制,但杭州那邊的事就只能看裴清自己的了。

初時,裴清治水救災都很順利,但是沒過多久,災區就出現了水匪搶糧的況,而且還不止一次。

水匪一直是江南存在的患,若是地方安定的時候或許還好,百姓安居樂業,府也有餘力去維護安穩,但若遇到這種大災大難的時候,一些走投無路的人就會加水匪行列,壯大水匪力量,從而與他們一起搶奪災民糧食。

而這一次,剛好裴清到一個縣裏查看洪水流量和周邊地形時,縣裏就發生了賑災糧被搶的事件,而糧食一沒,災民就更加恐慌,紛紛鬧到了衙門前。

其中更有甚者說這是府和水匪合謀做的。

“他們就是覺得我們是累贅,不想給我們糧,尋個辦法把我們死,然後自己分了賑災糧!”

而就這樣,一群災民又跑去堤壩,搶工人的糧食。

見此況縣令直接向裴清建議:“要不我們請求調兵鎮吧,州裏本來就遭了災,各縣的衙役和捕快賑災都不夠,現在又有了難民和水匪鬧事,只能調兵理了。”

裴清沉道:“調兵也沒那麽簡單,需要先向朝廷請示,一來一去也耽誤時間,而這期間怎麽對付水匪和安置災民也是個問題。”

“說到底那些百姓其實也只是為了能吃上一口飯,如今這樣鬧事,多也是人煽,我先去和他們說一說,爭取把他們安下來。”

“畢竟若我們真調兵來鎮,那麽事態和質就變了,就相當于把百姓當作之徒了,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如此。”

“至于水匪,我先讓人送信到刺史那兒,看看他手中還有多州兵能派出來剿匪,然後再同時向朝廷請求府兵的援助。”

縣令覺得裴清言之有理,頷首道:“如今也只能先這樣了。”

——

裴清頂著雨出了縣衙,請了百姓安靜。

“安靜個屁!肚子的又不是你們。”打斷他話的人正是那個宣揚糧食是被府和水匪合謀搶的那個人。

他說:“你們一個個吃得飽穿得暖憑什麽讓我們安靜?我們連上的服都沒幹過!”

“糧食被搶了你們也不好好安排,說什麽沒糧了就讓我們等一等,我看堤壩上的那群工人不是吃得好的麽。”

“我們就想不被死,有那麽難麽!我看你們就是想尋個正當法子把我們死,然後侵吞了賑災糧再高價賣給其他人!”

“對啊大人,我們也只是想吃口飯而已啊。”人群中開始有此起彼伏的附和聲。

裴清冷眼看著那個帶頭說話的人,他混在人群中間,聲音又大,那個位置說話基本上在場所有的人都能聽到。

他說的那些話不像是給府的人說的,而像是對災民們說的。

其實水匪搶糧就發生在前日上午,糧食從外面運來的時候,當時縣裏還存著一些糧食,所以前兩日也還能應付過去。

然而那水匪就像算好了的一樣,昨日送糧的隊伍在路上又被截了一次,于是今天一天當地縣t令就只有將縣裏所有能找到的、僅存的糧食出來應對,只是那點糧食對于這麽多災民顯然是不夠分的,又為了讓每個人都吃上,就只有將今天兩頓粥煮稀了很多。

至于堤壩上的糧食,那是和賑災糧分開的,這是為了確保堤壩工人能吃飽飯,有足夠的力氣去修繕堤壩。

然而百姓自然不會管這些,他們一經被煽就只知道自己著肚子,而別人卻吃得上飯。

裴清說道:“諸位莫急,糧食已經在路上了,這次來得慢也是為了防止糧食再被水匪攔截,所以換了條繞行的路。大家放心,府絕對沒有不管大家的意思,到了晚上一定都會讓大家吃上飯的。”

“至于剛才所說,堤壩那邊工人糧食的事……大家可能不知道,為了保證施工進度,堤壩那邊的糧食不是出自賑災糧,兩邊的送糧隊伍是獨立,所以才有我們這邊糧食沒了而他們那邊還有況。”

“當然,我明白,大家其實也只是吃上飯,這樣吧,其實堤壩修得快,對我們杭州的百姓都有好,現下若是有餘力的,有願意的,我可以將他安排到堤壩上去做事,這樣過去後,糧食就由堤壩那邊來提供了,也可以立馬吃上飯,無需憂慮賑災糧不到了。”

“不過,不去的也不用擔心,今天晚上賑災糧食一定會到的,大家若不信,我就在這裏和大家一起等,大家可以守著我,到時若真沒到,你們大可以綁著我去換糧。”

裴清從懷中拿出印:“我的印在此,大可由諸位來保管。”

“大家現在拿不出主意也無妨,但是我想大家不要再站在雨中了,此沒有避雨的地方,大家先隨我進縣衙中避雨吧?”

人群中開始有人竊竊私語。

又是印又是進縣衙,雖說災民們還是想的能吃上飯,但是裴清這樣的舉還是誠意十足,再加上這幾日裴清在這裏也對災民多有問候,贈自己的也好,把自己的吃食分出去也好,都還是讓災民們對他有好和信任的。

人群中就有人應了他:“我去,早點修好,早點回家,只要大人確定我們剩下這些不能去的人不會肚子就是。”

裴清頷首:“我確定。”

“那我也去。”

一時間很多人都舉手要去修堤壩,當然也有些沒有多餘力氣,或者覺得反正晚上就能吃上飯又何必去做勞工的人決定留在縣衙等候。

待所有人都安排後之後,裴清目重新凝向剛才那個帶頭說話的人。

他對蔣奇小聲說:“讓人去盯著他。”

——

災民的事就這樣安排下來了,現在難的就是水匪的事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