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青梅嫁人后,新帝占有上癮 第1卷 第470章 真正狠的是他爹!

《青梅嫁人后,新帝占有上癮》 第1卷 第470章 真正狠的是他爹!

“你以后要是當了皇帝,一定要記住,人心,才是這世上最難把握的東西。”

衍哥兒似懂非懂。

陸行簡也沒指他馬上就懂。

他自己也是在經歷過柳溍一事后,才徹底看

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

接下來的日子,朝堂之上,關于歸善王謀反案的“鐵證”如雪片般飛向皇帝的案。

在錦衛和東廠不余力的深挖之下,一樁樁、一件件確鑿無疑的罪證被不斷拋出:

私藏違甲胄兵,與邊鎮將領過從甚的書信,其中部分筆跡被高手臨摹得惟妙惟肖,甚至還有王府庫房中搜出的僭越龍紋……

三法司的案卷堆積如山,歸善王的命運幾乎已定局。

朝堂之上,人人噤若寒蟬,無人敢為這位失勢的郡王發聲。

然而,在朝堂之外,在那勾欄瓦舍、茶館酒肆、市井坊間,一截然不同的暗流,正以一種野火燎原般的速度瘋狂蔓延。

最初,只是在東城四海茶樓的喧鬧角落里。

一個看似喝得醉醺醺的落拓書生,拍著桌子,口齒不清地高談闊論,唾沫星子橫飛:

“歸善王算個屁,真正狠的是他爹!”

低聲音,卻足以讓周圍幾桌聽得清清楚楚。

“虎毒還不食子呢!有人為了撇清自己,連親兒子的腦袋都舍得往鍘刀底下送!那心肝,怕不是墨染的?”

Advertisement

同桌的人假意拉扯勸解:“兄臺慎言!醉了醉了!”

那書生卻更來勁,梗著脖子,聲音反而拔高了幾分:

“老子清醒得很!那雷長史、李神,算個什麼東西?還不是聽人吆喝的狗?”

“背后那主子才真絕!親兒子啊,說賣就賣,眼皮都不帶眨一下!”

“這什麼?這就魯王轎,抬得高,親兒頭顱當墊腳!拿親骨的命,給自己鋪錦繡道兒呢!”

“魯王轎,抬得高,親兒頭顱當墊腳……”

這句驚悚又直白到極致的順口溜,像一顆帶著劇毒倒刺的種子,被這醉醺醺的書生無意間撒播出去,瞬間便在茶客們驚愕、鄙夷、興的議論聲中扎下了

幾天后,南城天橋下,幾個衫襤褸的乞兒追逐打鬧,拍著臟兮兮的手,用清脆卻刺耳的音,齊聲唱念著不知從哪里學來的新歌謠:

“魯王轎,抬得高,親兒頭顱當墊腳!”

“一步搖,兩步晃,踩著兒命上金鑾殿!”

“心肝黑,臉皮厚,親爹不如看門狗!”

聲,唱著如此森殘酷的詞句,形一種詭異而極沖擊力的反差。

路過的行人無不側目,驚疑不定,頭接耳。

這歌謠如同長了翅膀,隨著乞兒的奔跑跳躍,飛遍了京城和兗州的大街小巷。

Advertisement

又過數日,連那教坊司最當紅的歌姬,在琵琶弦音的伴奏下,于達顯貴的宴席間,也用那婉轉哀怨的調子,似嘆似泣地低淺唱:

“朱門深深深幾許,骨相殘淚雨……”

“高臺廣廈平地起,誰見階下埋兒軀?……”

“莫道天家富貴好,不及人間販夫……”

靡靡之音,字字誅心。

席間的權貴們舉著酒杯,臉上笑容僵,眼神閃爍,彼此換著心照不宣的復雜目

魯王府的丑聞,已然了大梁王朝的,更是最熱門、最令人不齒的談資。

上至公卿,下至走卒,無人不知魯王為求自保,構陷親子,心腸歹毒,禽不如!

魯王府的門前,昔日車水馬龍的景象早已不再,變得門可羅雀,冷冷清清。

偶爾有員的轎子匆匆路過,也必是放下轎簾,加速離開,仿佛那朱漆大門上沾染著什麼可怕的瘟疫。

魯王府深,氣氛抑得令人窒息。

“查!給本王查清楚!是誰在背后散布這些惡毒的謠言!”

魯王如同一頭被到絕境的困,在書房里狂暴地踱步,雙目赤紅,額頭青筋暴跳。

管家和幾個心腹長史跪在地上,瑟瑟發抖,頭埋得幾乎到冰冷的地磚。

其中一個戰戰兢兢地回稟:

Advertisement

“王爺息怒!奴才們日夜追查,可那流言如同鬼魅,源頭四起,茶館、酒肆、天橋、甚至歌樓館都在傳唱!本無從查起啊!就像是憑空從地里冒出來的!而且……”

“而且什麼?!”魯王猛地轉,咆哮如雷,唾沫星子噴了那管家一臉。

管家嚇得一哆嗦,聲音帶著哭腔:“而且外間傳得有鼻子有眼,矛頭都指向……”

后面的話,他再也不敢說下去,只是砰砰地磕頭。

“指向本王?!放他娘的狗臭屁!”

魯王氣得渾發抖,一腳踹翻旁邊的酸枝木花幾,上面的琺瑯彩花瓶哐當一聲摔得碎。

接下來的況,卻更讓魯王難以接

朝廷員們并且就此離去,而是在魯王府盤桓不走,時不時抓幾個人去審問。

魯王府上上下下人心惶惶。

就連魯王的其他兒子,也個個與魯王撇清關系,力陳魯王的刻薄寡恩,恨不得能斷絕父子關系。

魯王到一種滅頂的絕

完了,都完了。

名聲、權力、甚至脈親,他苦心經營的一切,都已徹底崩塌。

他猛地捂住臉,嚨里發出一陣野瀕死般的、絕抑的嗚咽。

歸善王最后被貶為庶人,送到高墻圈

歸善王被判刑后,他本人并不知道。

太監奉命送他去,他問去干什麼,太監騙他說去拜謁祖陵。

走到之后才發現是專門關押宗室罪犯的監獄。

歸善王痛哭失聲,連呼冤枉,以頭撞墻而死。

死訊傳來,天下皇室宗藩全都生起了戒備之心,人人自危。

魯王開的這個頭實在太不好了。

那些郡王和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們,個個都謹慎了不

如果自己的父王或者王兄有謀反嫌疑,早早就上折告發,省得哪天謀反的鍋被人甩到自己頭上。

有了魯王這個不戰而敗的例子在前,各地宗藩即便現在有謀反之心,也歇了不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