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懸疑推理 一品仵作 第九章 奉縣天破

《一品仵作》 第九章 奉縣天破

楊氏如此說,即是承認了殺人之罪。書趣樓()

“娘!”崔遠急喊住,對暮青道,“這位將軍,我娘並非兇手,一介婦人,怎有那殺人的氣力?”

知縣嗤笑,楊氏膀大腰圓,壯實不輸男子,沒有殺人的氣力?

“我娘乃子,我爹的怎穿得?那人是我殺的!”

“遠兒!”楊氏厲喝起,揚手便扇!

啪一聲脆響,崔遠轉翻在地,臉頰五指紅印,登時便腫了,殷紅。

“娘?”崔遠捂著臉,不敢相信娘親打了他。

楊氏著他的角,那殷紅刺了的眼,眼底有痛,卻手提住兒子的領,一把便將他給拎了起來!崔遠斯文清瘦,被楊氏拎起,分外顯得瘦弱。

楊氏道:“這位小將軍,你瞧見了吧?犬子自讀書,不曾習得武藝,民婦強力壯,這氣力是殺得人的!”

暮青不言語。

“你再看民婦這量,與犬子一般高,男子的靴是穿得的。”楊氏拎著崔遠,並立麵向暮青。

江北量本就較江南子高些,楊氏確比普通江北子還要高些。

崔遠這才發現娘親打他並將他從地上提起的用意,不急喊:“娘!”

“你給我閉!”楊氏厲喝一聲,“你爹死後,娘要你習武,日後子承父誌保家衛國,你偏對習武無意,要寒窗苦讀學你外祖。娘依了你,這些年來家中兵書你可曾看過一本,刀劍可曾舞過一回?娘倒不知,你這手無縛之力的書生何時有那殺人的本事了!”

“我……”崔遠支吾難言,半晌腫著半張臉強辯道,“殺人還用本事?不就是揮刀斬人頭?我進屋時,見那狗睡了,就一刀割了他的頭!娘不必護著我了,人就是我殺的!”

Advertisement

“不,人不是你殺的。”暮青開口,打斷了崔遠,楊氏母子齊道,“人並非死在榻上。”

人若死在榻上,柴刀就不會從頸後砍,而且噴濺在床帳上,榻前地上有泊,人是死在床前的。

崔遠愣住,一時語塞。

楊氏道:“沒錯,人死在床前。”

暮青沉默了片刻,緩緩點了頭。

崔遠麵大變,“我娘是胡說的!”

楊氏抬手打斷了兒子的話,道:“那狗當時睡得正,是我把他提下床榻的,在他醒時殺了他。”

“你如何進的屋?”

“就這麼進去的,那狗沒栓門。”

暮青點頭,兇手帶著柴刀,若門栓上了,應會用刀撥開門閂,但留意過門閂,上麵沒有刀刻的痕跡,李本昨夜睡時未栓門的可能很大,楊氏的話與現場符合。

“殺人後,你如何將搬去的後院,自己又是如何去的?”

“搬?那些護衛都醉死在廚房裡,何需費力搬?我將那狗從後窗扔下了去,自己也是從那視窗跳下去的。”

“你氣力雖大,但到底是子,那後窗離地頗高,你跳得下去?”暮青問,起先說起楊氏藏匿兇靴時,認定楊氏就是真兇,此刻又質疑起來,態度令人不著頭腦。

楊氏卻深一眼暮青,明瞭的意圖,笑了笑道:“老了,攀那窗臺時還了腳。”

暮青聽了皺眉,但沒就此止住,繼續問道:“你如何將的雪人?”

“我讓那狗跪著,麵向西北,向我的亡夫和為國捐軀的將士們賠罪!”

“雪人的頭顱呢?”

楊氏搖頭一笑,“將軍莫再試探民婦了,那雪人沒有頭顱,議和狗怎有臉見邊關將士!”

暮青沉默了,半晌,沉嘆一聲。

最早發現兇案的是福順客棧的店小二,他驚跑去街上,嚇得說不出話,沒多久就被護衛帶了回來。後來聖駕便到了客棧,客棧外被林衛嚴封鎖,案隻有進了客棧的人才知道,那時楊氏在家中。案發現場的細節,除了今日在客棧的人,隻有兇手知道得清楚。

Advertisement

前世的同事們辦案,抓捕到兇手審訊結束後,還有一個程式要走,那便是帶著嫌犯指認現場,讓嫌犯在現場重新指認和敘述作案過程,為的就是認罪口供與案發現場一致,避免出現替罪者和冤假錯案。

此案的和兇雖未掘出,但楊氏的作案機、時間、曾經的家世經歷和如今的份境遇,乃至形都吻合,如今連案發的細節也供述無誤,應是兇手無疑了。

“殺人償命,你可想過家中兒?”暮青問,這世上有太多案子本可以不發生,死者未必無辜,兇手未必窮兇極惡,但法就是法,法理無

“小將軍從軍邊關,家中可有親人?”楊氏不答反問。

“沒有。”沒有親人……

唯一的,已經故去了。

楊氏笑了笑,重新坐回了椅子裡,“小將軍莫嫌民婦說話心,沒有親人無牽無掛,好過日日憂心不得安眠。”

楊氏側了個向縣衙外,風急雪細,飛卷如幕。婦人那被風霜催打的容笑起來並不,卻別有苦緩緩開口,時漸遠。

“他爹走時是遠兒六歲那年冬天,那日也下著雪,像昨夜那般的雪。我說,雪太大,邊關許封了,別走了。他說府登記造了冊,邊關戰事,朝中征江北兒郎發往西北征到了越州,府已定了今年服郡役的派往西北,他在其中,隻能走。他還說,到了邊關寄書信回來,不過是服役三年,三年後就回來。”

“他說三年,我就等。人一時等不回來,就等書信。書信來時已是開春雪化,我懷六甲已有四月,我坐在窗下讀那書信,一頁的紙,瞧了半個時辰。郎中說我懷的是雙胎,家中著做秋冬裳,使不起那往邊關送信的銀錢,我當了出嫁時的釵子,送了封信去邊關。我數著日子,一來一回,收他三封書信,兩個孩兒便該出世了。”

Advertisement

“我隻收了兩封信,第三封信該來的那幾日,我日日在家門口等,等啊等……等來了一副舊靴,報信的差說,人……死在了大漠。”楊氏抬頭向暮青,眼底無淚,卻刺得人心口疼,“小將軍,你可上過大漠?能與民婦說說,那大漠是何模樣?為何殺人?”

暮青沉默無言。

楊氏許也不指答,笑了笑道:“我這半生,換過的地兒多,到過衢川,到過永嶧,後來來了奉縣,換來換去也沒出這越州,日後更看不到那大漠了。”

“我本不想殺那狗,可我這八年過得太苦,都是那些狗害的!當年冠送回來,我了胎氣,提早臨盆,險些去了鬼門關,月子裡辦亡夫喪事,為拉扯年,我想過給人當孃,可家中新喪,人都嫌晦氣,不肯要我。家中無銀,我隻好做些針線活兒勉強度日,如此過了三年。出了喪期,我便到福順客棧當了廚娘。有一日客多事忙,我做了飯菜幫小二上菜,聽見縣衙兩個捕快酒後醉語,說邊關怎不多死幾人,朝中補養邊關陣亡將士,一人有二十兩文銀恤。我這才知道三年前那冠送回來,應該還有恤家眷的銀兩,可我一個銅板兒都未見著,全知縣狗和那些衙役貪了去!若有那恤銀兩,省著些用,我這一兒兩何需過那三年貧苦日子,每到夜裡,孩兒便得哭?!”

堂外風雪驟急,寒風穿堂過,嗚聲過耳,好似聽見夜深民屋,紙糊的窗裡一燈如豆,子啼哭。

刷!

堂後旁聽的簾子忽被開啟,元修大步而出,眉宇結了霜,聲沉如冰,問道:“那知縣何人?”

問罷又看向奉縣知縣,“你可也有貪汙恤銀兩?”

奉縣知縣驚起,慌忙跪了,矢口否認道:“下不敢!大將軍明察!”

“此事是要明察!”元修目沉如鐵,了奉縣知縣一眼,再問楊氏,“敢問夫人,那知縣何人?”

楊氏有罪在將死之人,見勢已無驚態,坐著打量了眼元修,見他紅袍銀甲,眉宇朗若乾坤,氣度尊貴不凡,頗似天下傳聞裡那人,不由問道:“可是元大將軍?”

元修大步走到楊氏麵前,抱拳深深一揖,沉聲道:“在下元修,八年前率軍突襲勒丹牙帳,途中遭遇黑風沙,八千將士埋骨大漠,此乃元修領兵之過!事後以此奏請朝中,立恤新政,以安陣亡將士家眷,未曾想會有此等貪臟恤銀兩之事,此乃元修顧慮不周,不夫人寬宥,隻告知那年任上知縣何人?元修回朝,定嚴辦此人!”

“不勞大將軍了,民婦已經自己了手。”楊氏淡道。

元修一怔,猛地抬頭,見楊氏淡淡一笑,道:“那狗姓李名本,八年前奉縣一介小小知縣,三年任滿便了朝。民婦不知他兒升的有多大,昨夜福順客棧裡見到他才知這狗已升了都察院左副督史。嗬,二品!好大的兒,若非奉縣從軍西北的將士多,他貪了那些恤銀兩,能買通了上峰,仕途這般日日高升?”

李本?

楊氏殺了李本,那祭奠邊關將士的書,其真意並非是對朝中議和之事不滿,而是因李本曾貪了邊關將士的恤銀兩?

大堂裡一時死寂無聲,任誰也未想到,此案竟牽出貪汙恤銀兩之事和如此一段陳年恩怨,怪不得昨夜客棧無人值守,楊氏卻隻殺了李本!

“這位小將軍說對了,我原沒想到殺這狗。他乃二品大員,邊護衛重重,我如何殺得了他?再在這奉縣遇上不過覺得悶氣罷了。沒想到昨夜護衛竟躲懶醉了酒,真是狗懶護衛,出門湊對。”楊氏看了暮青一眼。

簾子裡,季延臉黑如鍋底,若非顧忌聖上,不敢再在聖駕前無狀,他早就拔劍沖了出去。

這婦人,罵誰呢!

“天意如此。”楊氏又看向堂外的雪,目放遠,“護衛都睡著了,我看著那大雪,想起他爹走時。這些年,每到臨近年關的雪天兒,我就想起他爹從軍那日。他說,不過是服役三年,可到了邊關,他的信裡卻句句是豪言壯語,說要保家衛國。我見信便笑,他寒門出,家中未見聖賢書,兵書倒隨可見,嫁與他數年,未見他提過幾回筆,倒見他白日謀生計,夜裡去院中舞劍。他早有報國之心,隻是邊關苦寒,一走數年,怕我憂心,一直藏在心中不提罷了。如今到了邊關,便是那飛鳥林,魚躍海,要一展男兒抱負去了。”

婚六年,嫁與他時,我孃家已無人。公婆嫌我沒有幫襯夫家之能,新婚那年百般挑剔,日子難熬,是他多番護著,溫言暖語,日日寬,我日子雖苦,心中卻甜。後來公婆相繼故去,他孝期一滿便去了邊關,他待我千般好,我怎願拖累他那一腔男兒誌?怕他掛念,我便未將兩個孩兒之事告訴他。可憐他埋骨大漠之時都不知有兩個孩子兒在世,可憐我那兩個孩兒未出世就沒了爹!”

雖經歷坎坷,年時也過過富貴日子,雖是庶族門庭,也是正經的家小姐。也有那年華好時,縱未生那傾國傾城麵,卻也有那三分芙蓉麵,窈窕骨勻。剛婚時,也是那嫻靜溫和子,自夫君亡故,鄰裡便生閑話,說剋死公婆又剋死夫君。寡居在家那三年,鄰裡欺,潑皮擾,連那日送亡夫冠來的縣衙捕頭都惦記上了,要出銀錢買夜裡相陪,與在家中做對兒野鴛鴦。

抵死不從,一怒之下開了屋門,學那市井潑婦,罵鄰裡,攆潑皮,白日學那婦舉止,夜裡心中苦悶難紓,便提了夫君的劍去院子裡,學他寒夜舞劍。

熬過那三年,出門求生計,所幸時過過家小姐的日子,嘗的都是家菜,品的都是貴點心,嫁人後為了侍奉公婆,在菜食上頗為用心,練了一手好廚藝,那客棧店家便讓當了廚娘。為省銀錢拉扯兒從此吃那油多味重的剩飯剩菜,風雨不歇地為生計奔波,風霜摧人,世上漸沒了那有著三分姿的崔家寡婦,多了個壯實兇悍如婦的崔郎家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